輝煌的歷史與現代商業交會 三捷河畔續寫“雙杭繁華”
上下杭街區航拍圖。
位于上杭路的采峰別墅。
三捷河畔景色宜人。
“一朝步入畫卷,一日夢回千年。”夏日的夜晚,漫步在臺江的三捷河畔,看著燈光秀映照下的青磚古厝,輝煌的歷史與現代商業在這里碰撞。
“福州近代商業博物館”,是人們賦予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的美稱。4日,記者探訪了永德會館、采峰別墅、生順茶棧等一批尚未開放的老建筑,發現在近乎原汁原味的“修舊如舊”中,城市傳統文化和鄉愁記憶,化為了可知可感的現實。
修舊如舊重現歷史風貌
歷史上的上下杭商賈云集、會館林立,是閩商文化發祥地,擁有各地建立的會館30多個。永德會館就是其中之一,已于近日完成新一輪提升修復。
永德會館位于上下杭硋埕里20號。“硋”即福州方言中的“瓷”。清末福州成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后,不少外國商人直接到這里采購德化瓷器。
走進永德會館這座中西文化相融合的近現代傳統建筑,可以看到主體大樓氣勢磅礴,主座及側落的清水磚墻全部修復。
會館一樓正廳的墻上,有一塊石碑,上刻有《桃源翁李立齋先生傳贊》,記載了永春商人李繼如(字立齋)及其子李俊承赴南洋艱苦創業、熱心家鄉公益事業、捐獻巨資參與重修永德會館的事跡。
“這是上下杭古厝中唯一的石碑,修復時,我們原處原樣予以保留。”福州市上下杭保護開發有限公司工作人員陳煒燊說。
修復后,會館又見舊時模樣,當天10多名工人正為布展忙碌。
目前,永德會館交給福州市永春和德化商會運營。今后,會館將成為永春、德化在福州推介旅游資源,宣傳歷史文化,展示陶瓷、香醋等特色產品的重要窗口,預計世遺大會前可對外開放。
文化“軟裝”讓傳承可知可感
從永德會館出來,走上幾百米,就來到采峰別墅。這是福州市近代民居和別墅建筑的優秀代表。
陳煒燊介紹,它是福州近代富商、馬來西亞愛國僑領楊鴻斌的故居,建于1920年,建筑所用地磚、木材均從海外而來。福州的古典園林式花園、西式的壁爐,中西合璧,渾然一體。
目前,別墅主體修復已結束,重現百年前古韻風貌。
上下杭院落之間基本是互相連通的,可謂移步換景。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記者很快就來到下杭路238號生順茶棧。
生順茶棧始建于清代,占地面積2000多平方米。這是福州唯一保存完整的集花茶制造廠、毛茶收購站、成茶倉庫、茶農(商)客棧、“東南茶王”歐陽康故居于一體的古厝。同時,它還有另一個“秘密身份”——中共地下交通聯絡站,見證了歐陽家族為福州的抗日救亡和解放事業作出的重大貢獻。“這里是紅色商號、革命家庭的典型代表。”陳煒燊說。
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共有文保單位16處、登記文物點82處、傳統風貌建筑314處。記者了解到,該街區在修繕過程中,十分注重保護修復的整體性、文化脈絡的傳承性和生活狀態的延續性,從商幫文化、會館文化和紅色文化等進行深度挖掘,以文化“軟裝”彰顯獨特的城市肌理;采取招商、修復相結合的方式,大力發展活態第三產業,激發街區活力,目前已有103家商戶入駐,出租面積達5.6萬平方米。
如今,行走在這里,已能清晰地品味到福州近代的商貿繁華。街區還將一塊空地平整后改造為籃球場,植入更豐富的生活與文化功能,見縫插針地為周邊居民打造共享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