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江創新社區協商五項工作機制 金斗社區利用共享空間共建幸福家園
金斗社區居民在睦鄰小站內商討社區事務。本報記者 鄭帥攝
11日,臺江區洋中街道金斗社區陽光麗景小區的睦鄰小站正式掛牌了。在洋中街道黨工委推廣“五事”工作法和2020年福州市城鄉社區“三社聯動”試點項目的支持下,金斗社區居民多了一個共建共享空間。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社會治理特別是基層治理水平明顯提高,這讓我們更堅定了探索社區治理新模式的信心。”金斗社區黨委書記陳艷介紹,睦鄰小站不僅可以滿足各類群體的身、心、社等方面的需求,促進社區居民近鄰關系友好,而且可作為社區議事溝通的平臺,推動多元主體參與社區治理。
走進睦鄰小站,粉刷一新的墻壁、整齊擺放的桌椅令人眼前一亮。
此前這里堆放著床、衣柜、沙發椅等廢棄物。今年5月14日,在金斗社區黨委的帶領下,海風社工聯動陽光麗景小區的黨員骨干居民與榮和物業協商尋找適合的居民公共空間。經過多次與物業主任協商,最終決定將小區B2東一層打造成為一個公共空間。“整個場所從雜亂無章到干凈整潔程歷時6個月,并經過近20次的協商、2個星期的裝修,全程由居民們共同商定和一起動手行動完成。”陳艷說。
當天,針對居民們的社區生活需要,社區工作人員、物業公司負責人、社工以及骨干居民們一起進行了鄰里守望角、小區電動車充電位放置等探討。“這種讓居民參與討論、集思廣益的模式恰恰體現了治理自下而上的社區治理新模式和‘五事’工作法原則,也調動了居民對公共事務的參與熱情。”陳艷表示。
近年來,臺江區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州視察社區工作時提出的“三個如何”,堅持因地制宜,把服務居民、造福居民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對全國優秀社區工作法“五事工作法”進行梳理總結提煉,升級為臺江區社區協商五項工作機制,并在全區進行推廣。
其中,金斗社區探索“鄰里走訪”模式,社區網格員、樓棟小組長和黨員志愿者結合每日巡查走訪,收集居民反映的社區治理問題和需求信息,社區黨委牽頭,負責協調階段性工作安排與人員召集,將需求信息轉化為服務項目轉交社區自組織,社工機構負責指導項目的操作與實施,及時為居民上門提供物業、家政、代辦、居家養老等日常服務。
位于橫街巷的金安公寓是一個有著20多年歷史的老舊小區,小區老年人多上下樓梯不方便,有居民提議加裝電梯。為此,社區召集金安公寓居民、轄區單位代表、電梯安裝公司等開了多場民主協商會。
“加裝電梯是否占用公共通道?”“加裝一部電梯的費用是多少?”“需要多少戶同意?”……現場,居民紛紛提出問題,各方代表逐一解答居民的疑問。在社區的見證下,還有熱心居民擔任梯位代表,負責與同一個梯位的居民溝通加裝電梯相關事宜。
“加裝電梯是一件分歧很大的事,如果沒有社區組織我們進行集體議事,很難達成一致意見。”小區居民林娟感慨道。目前,金安公寓已加裝5部電梯,反響良好,其他小區紛紛來“取經”。
議著議著,居民的心近了,“共同為社區做點事”的想法油然而生。專門成立的“鄰里走訪團”,定期深入每家每戶,發放各類議題相關問卷,探討存在問題和解決方案。“如果我們埋頭苦干,但群眾不理解等于白做,為此我們不斷激發群眾自治活力,讓居民在自治自管中增強‘主人翁’意識,逐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治理新模式。”陳艷說。
近年來,臺江區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州視察社區工作時提出的“三個如何”,堅持因地制宜,把服務居民、造福居民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對全國優秀社區工作法“五事工作法”進行梳理總結提煉,升級為臺江區社區協商五項工作機制,并在全區進行推廣。
其中,金斗社區探索“鄰里走訪”模式,社區網格員、樓棟小組長和黨員志愿者結合每日巡查走訪,收集居民反映的社區治理問題和需求信息,社區黨委牽頭,負責協調階段性工作安排與人員召集,將需求信息轉化為服務項目轉交社區自組織,社工機構負責指導項目的操作與實施,及時為居民上門提供物業、家政、代辦、居家養老等日常服務。
位于橫街巷的金安公寓是一個有著20多年歷史的老舊小區,小區老年人多上下樓梯不方便,有居民提議加裝電梯。為此,社區召集金安公寓居民、轄區單位代表、電梯安裝公司等開了多場民主協商會。
“加裝電梯是否占用公共通道?”“加裝一部電梯的費用是多少?”“需要多少戶同意?”……現場,居民紛紛提出問題,各方代表逐一解答居民的疑問。在社區的見證下,還有熱心居民擔任梯位代表,負責與同一個梯位的居民溝通加裝電梯相關事宜。
“加裝電梯是一件分歧很大的事,如果沒有社區組織我們進行集體議事,很難達成一致意見。”小區居民林娟感慨道。目前,金安公寓已加裝5部電梯,反響良好,其他小區紛紛來“取經”。
議著議著,居民的心近了,“共同為社區做點事”的想法油然而生。專門成立的“鄰里走訪團”,定期深入每家每戶,發放各類議題相關問卷,探討存在問題和解決方案。“如果我們埋頭苦干,但群眾不理解等于白做,為此我們不斷激發群眾自治活力,讓居民在自治自管中增強‘主人翁’意識,逐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治理新模式。”陳艷說。
如今,走進金斗社區,到處煥發新生機:高空拋物現象改善了,閑置物業場所變身居民活動室,鄰里之間關系更加和睦……“生活在這里幸福感越來越高!”居民楊海燕說。
如今,走進金斗社區,到處煥發新生機:高空拋物現象改善了,閑置物業場所變身居民活動室,鄰里之間關系更加和睦……“生活在這里幸福感越來越高!”居民楊海燕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