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五云” 推動“五進” 臺江力促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創新“云平臺”,讓黨史學習教育“活”起來;全線“大講堂”,讓黨史學習教育“熱”起來;惠民“有溫度”,讓黨史學習教育“實”起來……當前,臺江區迅速掀起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重要講話精神的熱潮,積極推進黨史學習教育進機關、企業、校園、社區、網絡,同心學史明理、凝聚奮進力量,在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中走在前列、作出示范。
創新“五云”
學習教育掀熱潮
堅持在實踐中謀特色、在創新中求發展,已然成為臺江的一種新時尚。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過程中,臺江充分挖掘獨特的歷史文化和紅色文化資源,注重創新方式方法,在全區上下掀起熱潮。
走進茶亭公園,伴隨著滿園春色的還有悅耳的音樂聲,一群身著鮮艷演出服飾的依姆依伯,正用十番音樂講述黨史故事。這些依姆依伯平均年齡65歲,他們演奏的《漁歌頌黨恩》《新十番抗疫曲》等都是自創曲目。
在臺江,“南仙茶攤”“茶亭書場”等百姓講堂百花齊放,一批老黨員、民間藝術家、最美志愿者等活躍在黨史講堂上。他們以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宣講,并同步錄制短視頻,在該區官方抖音號、視頻號等線上平臺廣泛傳播。“希望有福之州更好造福于民”“抓創新不問‘出身’”……習近平總書記對福建的深切關懷和殷殷囑托迅速傳遍各行各業、千家萬戶,“閩江地下航線”“蒼霞棚改”等故事“飛入尋常百姓家”。
臺江區有關負責人介紹,該區通過創新“五個一”云平臺,即開辦一輪云宣講、建立一個云史庫、繪制一張云地圖、舉辦一場云歌賽、設立一個云展臺,全力打造全員黨史學習“云課堂”。
眼下,“臺江黨史e學習”小程序正在籌備推出,將集中展示臺江重大黨史、經濟社會發展史、先進黨員事跡及黨史學習教育實踐成果。據介紹,小程序的首頁有一張“紅色地圖”,串聯起臺江重要的紅色史跡及黨史、廉政教育基地等,通過地圖上的點位點擊,能輕松了解相關歷史、故事和發展脈絡。
全員發動
學習教育全覆蓋
近日,在臺江區鰲峰廣場,臺江國投、健康管家、知魚科技、恒智信息等企業黨支部簽署共學共建協議,并邀請專家上“認真學習黨史 凝聚奮進力量”的專題黨課。企業黨員們紛紛表示,要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重要講話精神,在學黨史中汲取智慧力量,在創新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上邁出新步伐。
放眼臺江,黨史學習教育正在如火如荼開展。各街道、各部門聚焦“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目標要求,通過集中學黨史、上黨課、主題黨日活動等形式扎實推進黨史學習教育。
走進閩江北岸公園鰲峰段,六座有聲圖書館格外亮眼;總建筑面積1300平方米的上海街道黨員政治生活館暨綜合文化活動中心開館,成為黨史學習教育和黨建文化建設的新陣地;升級改造后的高家大院(中共閩浙贛省委福州太平山聯絡總站舊址)重新亮相;二次提升改造的古典園林——南公園增設黨性教育教學點,并開辟“南公書場”……
與此同時,臺江區委黨校運用遠程教學平臺在全區10個街道黨校、52個社區教學點推出36門黨史專題課程,做到全區黨史學習教育全覆蓋、廣觸角。全區37所中小學幼兒園開展學黨史、紅色主題活動142場次,并通過自編黨史繪本、紅色微廣播、黨史志愿服務等形式帶領青少年了解黨史,與黨史精神共鳴。
惠民服務 學習教育“有溫度”
雜亂無章的綠地消失不見了,口袋公園景觀植物錯落有致……近日,不少市民驚喜地發現公交仁德站周邊增添了一抹靚麗的色彩。作為提升“城市客廳”項目之一,公交仁德站街口公園以“幸福臺江”為主題,通過文化景墻、景觀雕塑、彩色植物組團等元素,增加空間的互動性及觀賞性,將街角綠地改造成環境優美的口袋公園。
“臺江區把為民辦實事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內容,區主要領導帶頭、黨員干部先行,著力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臺江區黨史學習教育辦負責人介紹。
行走在臺江,城市顏值越來越賞心悅目,每個細節都匠心獨運。原先街頭、巷尾、路邊、水邊等散而碎的“邊角地”、閑置地被盤活成了“微型綠地公園”,并設置了樹下空間、坐椅、無障礙設施等便民設施。目前,臺江已累計建成“口袋公園”44個,并將持續建成12個街頭小公園,著力打造15分鐘便民休閑圈。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臺江區大力推進提升“城市客廳”等專項行動,推動50個老舊小區改造等32項區為民辦實事項目建設提速增效;結合開展近鄰黨建“百日攻堅行動”推進基層社區治理,全面推廣社區“五事工作法”2.0版,推進“家園事務服務中心”長效管理。城市管理先進、社會安定穩定的示范區正在加快構建,臺江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攀升。
并通過自編黨史繪本、紅色微廣播、黨史志愿服務等形式帶領青少年了解黨史,與黨史精神共鳴。
惠民服務 學習教育“有溫度”
雜亂無章的綠地消失不見了,口袋公園景觀植物錯落有致……近日,不少市民驚喜地發現公交仁德站周邊增添了一抹靚麗的色彩。作為提升“城市客廳”項目之一,公交仁德站街口公園以“幸福臺江”為主題,通過文化景墻、景觀雕塑、彩色植物組團等元素,增加空間的互動性及觀賞性,將街角綠地改造成環境優美的口袋公園。
“臺江區把為民辦實事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內容,區主要領導帶頭、黨員干部先行,著力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臺江區黨史學習教育辦負責人介紹。
行走在臺江,城市顏值越來越賞心悅目,每個細節都匠心獨運。原先街頭、巷尾、路邊、水邊等散而碎的“邊角地”、閑置地被盤活成了“微型綠地公園”,并設置了樹下空間、坐椅、無障礙設施等便民設施。目前,臺江已累計建成“口袋公園”44個,并將持續建成12個街頭小公園,著力打造15分鐘便民休閑圈。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臺江區大力推進提升“城市客廳”等專項行動,推動50個老舊小區改造等32項區為民辦實事項目建設提速增效;結合開展近鄰黨建“百日攻堅行動”推進基層社區治理,全面推廣社區“五事工作法”2.0版,推進“家園事務服務中心”長效管理。城市管理先進、社會安定穩定的示范區正在加快構建,臺江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