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門口的幸福“食光” 臺江區蒼霞新城社區長者食堂開始運營
老人們在長者食堂集中就餐。本報記者 鄭帥攝
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強調,要著力提高人民生活品質。臺江區蒼霞新城由嘉和苑等5個老舊小區組成,小區內老年人多,養老服務壓力大,用餐問題尤為突出,如何破解困局?
19日,經過數月籌備,臺江區蒼霞新城社區長者食堂在老人們的期盼下開張營業。據了解,這是臺江首個開在小區里的長者食堂,讓老年人可以在家門口享受幸福“食光”。
走進位于蒼霞新城嘉和苑的長者食堂,用餐區桌椅、消毒柜等設施一應俱全,休閑區與閱讀角寬敞明亮,布置溫馨舒適。餐臺處一面嶄新的黑板上工整地寫著今日菜品:胡瓜炒肉、西紅柿炒蛋、炒上海青、紫菜蝦米湯。
蒼霞新城社區黨委書記、主任王露露介紹,長者食堂采用“社區出場地,企業讓一點利,居民參與食堂志愿服務”經營模式,常規提供“2素1葷1湯+主食自助”的10元套餐,既經濟實惠又營養均衡,保證老人們吃飽、吃好、吃得放心。在每周菜色搭配方面,餐飲企業也咨詢了蒼霞衛生院醫師的專業意見,將根據實際情況定期進行調整。今后,長者食堂每周一至周五11:00至13:00優先為轄區60周歲以上的老人提供就餐服務,轄區里行動不便的老人只需要一個電話,就會送餐上門。
當天11時許,在志愿者和社工們熱情引導下,前來就餐的老人們依次入座、開始用餐。老年居民們一邊吃飯一邊聊家常,一派其樂融融的景象。“菜色蠻好,米飯煮得比較軟,湯也清淡,照顧到老年人的口味。而且就在樓下,再也不用為每天吃什么發愁!”70歲的潘英芳激動地說。
在蒼霞新城,還有很多像潘奶奶一樣的老年人。“很多老人由于手腳遲緩,常常陷入‘買菜難、做飯難’的困境,有的為了方便,一日三餐都吃稀飯,有的甚至‘一頓多餐’,這樣對老人的健康極為不利。”王露露認為,社區開辦長者食堂,能優化社區養老、居家養老模式,體現了政府對老年人的關懷。
今年年初,蒼霞新城社區黨委積極踐行“五事工作法”,聽群眾說事,讓群眾議事,幫群眾理事,向群眾曬事,邀群眾評事,一場圍繞長者食堂建設方案的議事會在社區內舉行。嘉和苑居民代表、意向餐飲企業、蒼霞新城社區黨委、臺江區相關部門等齊聚一堂。經過解答疑惑、投票表決,設計方案正式出爐。
“食堂從建議、建設、建成到管理使用都是居民說了算,社區做好服務保障就可以了。”王露露說,就在開張的前兩天,市親鄰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還組織鄰里攀講會,邀請居民代表一起討論長者食堂怎么管理和優化服務。據悉,長者食堂采用“食堂+學堂”模式,在解決老年人用餐難題的同時,也提供各類老年人養生健康、文體娛樂等講座和培訓服務,豐富了老年人的日常生活。
臺江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建設老年人助餐點(長者食堂),是臺江區2021年為民辦實事項目之一。該區在依托各街道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老年餐廳設立長者食堂的基礎上,目前已有5家照料中心的老年餐廳對外開放。
今年,臺江區還將在附一醫院怡欣樓、長壽園、新港街道瀛洲府建設長者食堂,完善瀛洲、義洲街道居家養老服務照料的老年餐廳,向社區周邊的老年人提供用餐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