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是青年 使命在肩 ——聽4位“首屆最美福州青年”講述奮斗故事
鄭麗玲(右)在社區開展志愿服務。(受訪者供圖)
裴錦澤(左二)與志愿者參與“全閩樂購·她經濟”活動。
(受訪者供圖)
5月的榕城草木青翠、春花吐蕊,在田間地頭、在基層社區、在創新前沿,處處都有昂揚向上的青年身影。“五四青年節到來之際,首屆最美福州青年名單揭曉,50位“榜樣青年”的事跡引人關注。昨日,記者采訪了4名首屆最美福州青年代表,聽他們講述奮斗的青春故事。
饒慶裕:
身懷絕技的網安精英
擁有發明專利22個、實用新型專利15個、知識產權超50項……在互聯網通信安全領域,北卡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技術總監饒慶裕有“隱形高手”之稱。近年來,他帶領團隊在全國率先實現國密算法在通信領域的深度應用,研發的安全通信系統可有效避免黑客入侵與威脅,為國家安全筑牢屏障。
“為國家安全、社會發展服務是科技企業的價值、科研人員的榮譽。”饒慶裕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他帶領公司團隊迅速響應、加班加點,在3天內就完成“移動指揮安全通信系統”特定功能的研發與測試,為開展防疫工作提供了極大便利。
最近一段時間,饒慶裕全身心投入“中國東南(福建)科學城”的建設中。“我們與政府部門、行業主管單位、學術團體、創新企業共建‘旗山學社’合作平臺及‘產學研2.0’一系列活動新品牌,希望能為建設活動常態化、形式多樣化、多方資源共享的產業與學術共榮新生態圈作出貢獻,真正在福建實現智力資源與產業創新的高度整合。”饒慶裕說。
裴錦澤:
架起服務鄉村振興“連心橋”
這個“五一”假期,裴錦澤依舊忙碌。作為福建省引鳳扶貧服務中心理事長,他忙著組織志愿者參與“全閩樂購·她經濟”活動,將閩清優質農產品推廣到更多的地方,助力鄉村振興。
2017年底,裴錦澤來到閩清,一頭扎進鄉村振興的大潮中。“我大學學的是農村區域發展專業,對這方面研究和探索比較多,也很感興趣。農村有廣闊的天地,鄉村振興需要更多的年輕力量加入。”談及初衷,裴錦澤堅定地說。
如今,在裴錦澤的帶領下,福建省引鳳扶貧服務中心已有30多名成員,成為助力鄉村振興的綜合性平臺,架起一座服務鄉村振興“連心橋”。
日前,首屆最美福州青年典型名單公布,裴錦澤獲評“十佳青年鄉村振興帶頭人”榮譽稱號。“這份榮譽,對我來說是莫大的肯定與鼓勵。我將繼續扎根鄉村,服務鄉村建設,為鄉村振興出力!”裴錦澤說。
鄭麗玲:
打通社區治理“神經末梢”
社區,是城市基層治理的細胞。作為“小巷總理”,鼓樓區溫泉街道東大社區黨委書記、主任鄭麗玲在社區工作已有11年。“85”后的她用心、用情開展服務群眾工作,創立“孤寡老人鑰匙管家”“一線救援”等志愿服務項目,積極探索垃圾分類“五級巡查機制”并引進福建省居敬孝道文化交流中心、上古健康開展多項助老、敬老服務。
去年疫情發生后,鄭麗玲第一時間組織社區干部群眾抗疫,深入開展摸排、宣傳、守卡、登記等工作,為轄區居民守好健康門。“想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這是我從事社區工作的初心。我們正在圍繞近鄰黨建,引導更多群眾、轄區單位參與社區治理,包括環境衛生整治、設立鄰里亭、組建紅色業委會等,解決群眾身邊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讓群眾在社區收獲更多幸福感、獲得感。”鄭麗玲說。
陳媚:
用愛溫暖青少年的心
“對接家長,為小學初中年齡段的青少年提供違法行為的預防教育,矯正、正向引導那些已經出現邊緣違法犯罪行為的青少年,是我目前工作的主要內容。”昨日,臺江區鯤鵬青少年事務服務中心社工陳媚向記者介紹起她的工作,“參加工作6年來,我已服務500多名青少年。”
陳媚在大學時學的是應用心理學,為了能夠將所學的專業知識用于實踐,大學畢業后她成為鯤鵬青少年事務服務中心的一名社工。“就拿我最近服務的小新來說吧。”陳媚介紹,小新原本在一所中專就讀,因為不愿意待在學校念書而成了社會上的閑散少年,平日常與結交的社會青年混跡于酒吧等場所。
了解了小新的家庭情況和個人想法后,陳媚及時與小新的家長溝通,并說服小新參加鯤鵬青少年事務服務中心舉辦的夏令營。在夏令營里,小新逐漸學會用勞動換取生活必需品,思想上發生了轉變。夏令營結束后,小新主動提出要出去找工作,與父母的關系也有所緩和。
“小新的轉變讓我覺得之前所耗費的精力都很值得。”陳媚說,“每一個成功的案例都給了我繼續走下去的理由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