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杭采峰別墅常態化開放 這是福州現存最為完好的近代中西合璧民居建筑之一
采峰別墅由愛國華僑楊鴻斌出資建造。
為迎接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福州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內的采峰別墅修葺一新。即日起,市民可免費參觀采峰別墅內正在舉辦的“百年商埠”上下杭人文歷史藝術展。
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內集聚著各類建筑,既有西洋風格,又富有傳統建筑特色,是福州商貿文化的重要遺存。其中,位于上杭路122號的采峰別墅就頗具代表性。
建于1920年的采峰別墅由愛國華僑楊鴻斌出資建造,占地2500平方米,現為省級文保單位。別墅背對烏石山,面向藤山、方山,左有鼓山,右有旗山,采五峰之靈氣,取名采峰別墅。也有一說別墅地理位置位于彩氣山之峰頂,故名采峰別墅。
進入采峰別墅,入門后有一條60米長、5米寬的斜坡,即“馬道”,直至坊門口。進入西洋式的坊門,有一廣闊的平臺,由園林、假山、庭院、亭榭等組成。從平臺再上十余級臺階即為別墅的主體建筑。其平面布局呈倒“凹”字形,東、西兩側耳房為八角形,設開敞式挑廊與主體建筑相連,均為上下兩層。整座建筑的外部立面裝飾簡潔明了,門窗上部仿中國古典花格式樣,下部為普通的玻璃窗,外層加裝百葉窗以遮陽。
采峰別墅將西式營造工藝與中國古典建筑裝飾相結合,建筑用材多來自海外,多種材料組合使用,解決了建筑物大跨度、大出挑等技術難題。砌墻用磚系專門燒制,上有“采峰”字樣,由此可見別墅建造的考究與氣派。
福州文史專家、《地靈人杰話雙杭》作者管柏華介紹,采峰別墅中芒果樹是從東南亞引進的,核小肉厚,皮薄味甜;黃淡是本洋南通的佳果;庭院里多棵桑樹上的果實也比其他地方的甜。
據了解,采峰別墅是福州現存最為完好的近代中西合璧民居建筑之一,有很高的文物保護價值,2009年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保單位。
記者從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管委會了解到,從昨日起,采峰別墅常態化開放,別墅里的“百年商埠”上下杭人文歷史藝術展也同步開放。每日展覽開放時間為9時至17時,市民關注“福州上下杭”微信公眾號,后臺回復“采峰別墅”,即可領取門票。
□相關鏈接
愛國華僑楊鴻斌
楊鴻斌(1884-1974年),福州臺江浦西長汀村人。他出身寒門,19歲隨朋友赴馬來西亞檳城謀生,因勤奮干練被老板提拔為商場經理,后集資創辦進出口公司,經營進出口貿易業務及橡膠業、椰林種植業。他經營有方,誠信為本,成為檳城商業界的巨擘。
楊鴻斌熱心慈善事業,為團結、聯絡在檳城的福州籍華僑鄉親,發起成立“檳城福州會館”。
37歲時,楊鴻斌事業如日中天,還鄉置地建采峰別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