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臺江古厝 尋紅色印記 “古厝之光”作家采風團走進上下杭
為助力正在進行的“幸福之城·古厝之光”迎世遺大會尋訪福州古厝大型征文活動,6月9日,福州市文聯、福州日報社、臺江區委宣傳部、臺江區作家協會、臺江區博物館組織“幸福之城·古厝之光”作家采風團來到臺江上下杭,先后走訪生順茶棧舊址、咸康參號舊址、閩江輪船公司黨支部舊址(福建輪船公司舊址),探尋古厝中的紅色故事。
生順茶棧舊址位于下杭路238號,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這里原來集花茶制造廠、毛茶收購站、成茶倉庫、茶農客棧、茶商歐陽康宅院于一體,共三進,占地面積2000多平方米。第一進主座面闊三間,左右次間及后廳為兩層樓,后廳二樓出游廊;第二進主座為兩層樓,面闊三間,進深五柱,左右側為兩層披榭;第三進為兩層倉庫,左側有門通往制茶廠。
1938年4月,新四軍駐福州辦事處主任王助指示在福州秘密成立“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福州分隊。6月,鄭挺、盧懋榘、舒誠、李鐵、黃扆禹、歐陽天定、歐陽天年(歐陽康的兩個兒子)等在生順茶棧后屋書齋大廳里開會。會議由李鐵主持,任命鄭挺為隊長、歐陽天定為副隊長、舒誠為黨團書記,成立“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福州分隊。同年,在生順茶棧建立中共閩浙贛省委滬閩地下交通線聯絡站,直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1年間生順茶棧聯絡站在歐陽家族的保護下從未被敵人發現和破壞。
咸康參號舊址位于下杭路219號,為三層磚木結構,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這里是民國時期張桂榮、張桂丹兄弟經營的一家大藥鋪,曾與回春、四省、華來并稱為福州四大藥店。據介紹,樓內使用的花磚當時全都從國外進口,價格不菲。如今,咸康參號的產權人為福建同春藥業。由于此處正在修繕,作家們無法入內參觀,但從外面仍能看出這里百年前的繁華。
閩江輪船公司黨支部舊址(福建輪船公司舊址)位于中平西路151號,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舊址始建于民國,占地面積約842平方米,為兩層的青磚樓,底部有一架空層。主座兩側為三層的磚木結構樓房,樓房東側設挑廊與主座相連。
抗日戰爭勝利后,為溝通福州與閩北的交通聯系,加強閩江沿海工作,中共福建省委指派省委委員蘇華在福州設立省委地下交通站,以閩江輪船航運公司為依托,先后在閩輪公司修造廠和公司所屬的客、貨輪上發展了一批黨員。1946年,經上級批準成立了閩江輪船公司黨支部。輪船公司利用航船經常往返于閩古甌根據地與福州之間,在閩江下游,以臺江第三、第四碼頭為中心,直到閩安、瑯岐、閩侯縣青圃、蘭圃和南嶼、南港、長樂一帶,完成運送武器、電臺、藥品、書刊文件及傳遞情報和護送干部等任務。
不少作家表示,采風活動將激發大家創作出更多更好的弘揚時代主旋律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