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用上“黑科技” 安全有了“金鐘罩” 鰲峰派出所示范型智慧安防小區建設顯成效
小區配備人臉識別系統。陳雨供圖
走進鰲峰派出所管轄的香開長龍小區,出入、乘坐電梯留痕或軌跡可追、未報備登記人員進入小區需預約、異常物體越過小區邊界會被預警……
“小區安全有了‘金鐘罩’,我們的生活過得既舒心又安心。”小區居民開心地說。居民眼中的這份安全,源自香開長龍智慧安防小區的“黑科技”。
年初,鰲峰派出所啟動全市示范型智慧安防小區——香開長龍智慧安防小區建設,以提升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工作成效,為群眾辦實事,提高群眾安全感。
依托“近鄰警務”黨建聯盟機制,鰲峰派出所發動社區、企業以及黨員、群眾積極參與市域社會治理;小區入口、每棟樓、電梯、地下停車場全都安裝人臉識別門禁設備、每棟樓前安裝面向15樓以上的高清公共視頻;將大數據應用到社區平安建設,數據賦能由“靜態”變“動態”,實現靜態數據向動態集成轉變,有效解決基層警力不足、小區入戶走訪難度大等問題。
目前,鰲峰派出所已完成香開長龍智慧安防小區建設,通過不斷完善智慧安防數據資源,打造公安工作智能感知、快速處置、精準管控和實戰化運行的現代警務模式,從根本上提升服務群眾、社會治理和打擊犯罪的能力水平。
鰲峰派出所民警介紹,過去,小區安全以人防為主,難免有分神或懈怠,而智慧社區的設備系統每天24小時專注工作。小區的每個攝像頭,因為智能化改造有了“大腦”,不僅能看還能算,一旦發現可疑人員或犯罪分子,會自動預警并上報公安系統,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智慧安防小區建設,不僅讓轄區民警服務更精準,讓轄區民眾生活更安心,也讓小區物業更輕松。
“人過留影、車過留牌、遇門刷臉,有跡可循,就像給小區加了‘金鐘罩’,大大提升居民安全指數。”香開長龍小區物業經理說,“智慧安防進小區,一定程度解決了物業人手不足的問題,小區內部的糾紛也少了很多,工作起來更輕松”。
據介紹,香開長龍智慧安防小區已配置各類公共探頭114個,人臉識別機31臺、高空拋物監控12路、車禁識別機4臺、家居一鍵報警裝置517套……小區有了這些“黑科技”,實現周界防護全覆蓋。
“過去,我們都是接到報警后才開始處理警情。現在,建設了智慧安防社區,一有情況我們立刻就可以趕到,還可以對剛到小區的住戶進行流動人口宣傳,和居民的距離更近了。”鰲峰派出所社區民警林鎮安說。
智慧安防小區建設以來,鰲峰派出所轄區預警登記流動人口635人,上報預警線索63條,依托“近鄰警務”治安聯控機制,協助破獲案件15起,抓獲各類違法犯罪嫌疑人13名。
據介紹,鰲峰派出所將拓展智慧安防小區“黑科技”的功能,在重要出入口增設智能音響設備,向居民宣傳防范電信網絡詐騙知識及《福建省流動人口管理條例》,進一步提升居民生活的安全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