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領十四中的學生成立“min story”志愿講解隊 陳昉:用英語傳播閩都文化
陳昉(中)指導學生用英語講解三坊七巷歷史。
“初三英語課本的第一個單元就講到了volunteer(志愿者)。學生們聽到這個單詞的感受很不一樣,因為volunteer意味著要喜愛、要奉獻,這正是他們參加‘min story’志愿講解隊的最大收獲。”陳昉是福州十四中的英語名師,也是福州市閩都鄉學講習中心的講師,致力于用英語傳播閩都文化。
陳昉是福州初中長期使用的仁愛版英語教材的主編審。她對英語教學最深刻的思考就是“跳出話題教語法,讓語法去服務于現實生活的很多方面”,也就是學以致用。熱愛福州鄉土文化的她找到了一個融合點——用英語傳播閩都文化。
“閩越王無諸”用英語怎么說?哪些英語詞匯被引入福州話?……陳昉牽頭做了一個《在學科教學中滲透福州方言文化的實證研究》市級課題,把福州話列入校本課程計劃,把閩都文化宣傳教育融入課程,該校英語、語文、政治、歷史等眾多學科都有閩都文化教學的內容。
陳昉打造的“min story”校本課程,以精美的課件、獨特的設計,帶領大家領略福州的歷史文化,包括福州的地理、古跡、名人、方言等等。在她的課堂上,學生以志愿者的身份,用已掌握的英語講述福州歷史。獨具特色的福州味英語課激發了學生學英語的興趣,為后來成立志愿講解隊打下基礎。
陳昉以福州十四中的學生為主力,成立“min story”志愿講解隊,用英語講解、傳播閩都文化。這支志愿講解隊曾為參加世界遺產大會的海內外嘉賓進行英文講解,并在上下杭、三坊七巷、鎮海樓等景點為游客提供英文講解服務。
“我之前還帶領十四中的學生進行《閩英大辭典》的錄入工作。除了繁體字錄入暫時未完成外,整個工作已完成超四分之三,對孩子們來說,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陳昉一直夸獎自己的學生,她認為,孩子們在志愿者服務中提高知識運用能力、正向回饋社會和他人是最值得驕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