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江:社區治理再提質 幸福生活再敲門
首批4個社區實施綜合提升行動,“五事工作法”入選全省辦實事實踐活動典型案例,蒼霞新城全方位改造提升工程獲評全省老舊小區改造、基層建設社區治理現代化創新模式和城市更新示范項目……2021年,臺江區打通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基層社會治理和市域社會治理成效顯著,居民幸福感在家門口升級。
蒼霞新城改造
打造“5分鐘便民生活圈”
蒼霞新城一期項目最近完成改造提升。邁入下杭路,新砌的蒼霞新城的門面立柱格外亮眼。嘉和苑小區立面煥然一新,歷史違建已全部拆除,新增了公共活動空間,居民在一起有說有笑。很難想象,這是一個有20年歷史的拆遷安置小區。
如今,嘉和苑經過整治騰清的7個架空層,在原來長者食堂的基礎上,又建成了社區黨建文化中心、智慧運維中心、幸福便民驛站、兒童夢想樂園等便民利民配套設施。尤其是智能停車場的建設,讓小區電動車有了集中充電場所,避免了原先在架空層私拉電線充電帶來的消防安全隱患。
在智慧運維中心,剛入駐的國投物業工作人員正關注著面前的大屏幕。據悉,嘉和苑將陸續安裝29路高清探頭及高空墜物AI智能監控、煙霧報警系統等。
小區一名居民高興地說:“經過改造,小區軟硬件都提升了,變得‘高大上’,等于我們在原地又住上了新房。”
20年前,蒼霞棚屋區作為當時福州規模最大、安置群眾最多的棚屋區改造項目,創造了27天完成3300戶征遷、10個月完成從拆遷到回遷的“臺江速度”。
嘉和苑主路地磚上鐫刻的“蒼霞新生展示軸”,記錄了蒼霞從“紙褙”福州城到蒼霞新城5個組團42棟樓拔地而起的歷史。如今,嘉和苑完成改造提升,打造“5分鐘便民生活圈”,基層社會治理又前進了一大步,也為接下來蒼霞新城二期改造打造了樣板。4個社區綜合提升
居民更有獲得感
社區雖小,卻連著千家萬戶。福瑞社區福機新苑小區和蒼霞新城一樣,也是大型拆遷安置小區,有3100多戶12000多人,“少有所學”的需求極大。
對此,臺江區寧化街道黨工委從群眾最迫切的教育需求入手,堅持黨建帶團建、共建項目化的原則,由街道、社區共建單位團區委引進省青少年宮協會、閩江學院的師資,合力建成全省首家社區青少年活動中心,于去年2月正式投用。
官女士在實地察看青少年活動中心后,給正在上小學的孩子報了高效閱讀課。官女士算了一筆賬:在外面上這套課程要3000多元,共15課時~20課時,平均每課時要花一兩百元,而在這里一個學期只要480元。
“這里并不會因為價格低質量就打折。相反,這里場地寬敞,活動空間大,教學模式也很新穎,課程設置合理,老師很負責任,孩子的學習效果不錯。”官女士說,體驗一學期后她很滿意,又給孩子報了一門漫畫課。在老師的鼓勵下,孩子漸漸喜歡上了畫漫畫,還在新年掛歷上DIY作畫,家人看到孩子的進步都很滿意。
福瑞社區黨委書記汪蘊理表示,以“公益+普惠”的方式解決社區青少年就近課業輔導、課外素質提升需求的做法,真正打通了服務基層青少年的“最后一百米”,受到社區家長的歡迎。這也是福瑞社區實施綜合提升行動的亮點之一。
臺江區民政局有關人士介紹,按照《福州市新一輪社區綜合提升行動實施方案》要求,臺江區委區政府把社區綜合提升作為社區治理重點工作,第一時間開展調研,確定寧化街道福瑞社區、茶亭街道洋頭口社區、洋中街道金斗社區、蒼霞街道蒼霞新城社區為轄區第一批提升社區。
臺江數智港以海峽電子商務基地三期、寶地大廈、國資大廈等樓宇為載體。
孩子們在福瑞社區青少年活動中心上課。
“五事工作法”辦實事
“三社聯動”有聲有色
“如何讓群眾生活和辦事更方便一些,如何讓群眾表達訴求的渠道更暢通一些,如何讓群眾感覺更平安、更幸福一些。”臺江區在社區治理中深入貫徹落實“三個如何”重要指示精神,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治理格局。
發源于臺江區茶亭街道洋頭口社區并在全區推廣的“五事工作法”,2018年入選全國100個優秀社區工作法且獲評2021年全省辦實事實踐活動典型案例。
敞開大門聽群眾說事、集中民智讓群眾議事、限期辦結幫群眾理事、公開承諾向群眾曬事、民主監督邀群眾評事,“五事工作法”架起了居民和社區溝通的橋梁,讓居民可以盡情表達訴求,社區辦實事也更有針對性,社區治理形成良性循環。
如今,洋頭口社區在河口小區設立鄰里小站,為和諧鄰里建設提供空間。同時,社區黨委聯合共建單位、小區物業以及社會熱心人士,積極開展慰問、健康照護等志愿服務活動,提升居民幸福感。洋頭口社區設立劉德佺黨建工作室,下設4個小分隊,共有71名離退休老干部,搭建近鄰平臺載體,以“五心”服務模式促進鄰里關系和諧共進。
在臺江區金斗社區,“三社聯動”開展得有聲有色。社區開展社區閱讀示范點推廣工作,社區居民養成了良好的讀書習慣;“繪聲繪色故事家”項目榮獲2021年福建省全民閱讀示范點稱號。
小區居民在蒼霞長者食堂用餐。
4城市功能逐步完善
民生福祉日益增進
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就在社區,而臺江區開創社區治理新格局的底氣正是來源于創新驅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綜合實力大幅躍升。
近年來,臺江區數字經濟規模持續壯大,臺江數智港正式揭牌,119家核心產業企業實現營收104.2億元。隨著臺江區產業轉型加速推進,省“未來獨角獸企業”、省“瞪羚企業”、省互聯網企業50強等開始在臺江出現。
此外,臺江區實施“抓項目促提升”等十大專項行動,成效明顯;成功舉辦企業家大會,制定出臺14條促進產業發展政策措施;科創走廊建設扎實推進,成為全省首個與省創新研究院合作的縣區;實施營商環境改革4.0版,創新設立園區企業服務中心……
與此同時,臺江區城市功能也逐步完善:151項市、區兩級城市更新品質提升項目全面完工,累計完成投資29.61億元;建成鰲中路、排尾一路等10條市政道路,完成橫街巷等5條小街巷整治等等。
此外,蒼霞新城全方位改造提升一期工程高質量完成,獲評省級地市老城更新樣板項目第一名;“兩江四岸”蒼霞核心段品質提升基本完成,沿線濱江景觀帶初具規模;南公園景觀綜合整治項目全面完成;成功打造上下杭花漾街區建設樣板。
臺江區民生福祉日益增進,55項為民辦實事項目全面落實,涉及教育、醫療、就業、養老等,提升了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5
致力共治共享
開創社會治理新局面
2022年,臺江區堅持穩中求進,做足“商”“江”兩篇文章,進一步推動經濟發展高質量、城區建設高品質、民生保障高標準。
致力建管并舉,塑造中心城區新形象。臺江區將持續推進200個總投資41億元的新一輪城市品質更新項目,加快建設省會最美核心區;持續抓好“兩江四岸”蒼霞核心段品質提升工作,打造閩江北岸最美精品景觀帶。
致力增進福祉,書寫美好生活新答卷。臺江區將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全年新增學位360個以上,實現省級義務教育管理標準化學校全覆蓋;加快建設健康臺江,建成投用臺江疾控大樓,進一步提升基層醫療水平;推動文旅融合發展,推進省級全域生態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加快推動蒼霞碼頭建設,積極開拓閩江游市場,建成白馬河等特色水街,擦亮“閩水文化之旅”品牌。致力共治共享,開創社會治理新局面。臺江區將延伸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全面落實各級為民辦實事項目,加快打造幸福之城樣板。持續完善三級養老服務體系,投用區社會福利中心,新建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增建長者食堂。臺江區還將繼續加強基層社區治理,持續聚焦落實“三個如何”,持續推廣“五事工作法”“家園事務服務中心”等基層治理模式,推動社會治理和服務重心向基層下沉;進一步完善社區基礎設施,提高社區管理服務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揚帆奮進正當時,凝心聚力再出發。臺江全區上下將持續弘揚“勇于拼搏、爭先創優”的臺江精神,為加快打造活力商都、濱江福地,高水平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核心區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