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商都譜新篇 濱江福地展新顏 臺江奏響高質量發展“春之曲”
市民在濱江步行街上休閑。本報記者 鄭帥攝
臺江數智港。本報記者 鄭帥攝
時序更替,夢想前行,又是一年春光好。
2021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并發表重要講話,提出“四個更大”重要要求和四項重點任務,擘畫了新發展階段新福建建設的宏偉藍圖。
關心與關懷,化作前行動力;信念與信心,為新征程壯行。一年來,臺江區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重要講話精神,大力弘揚“馬上就辦、真抓實干”優良作風和“勇于拼搏、爭先創優”臺江精神,加快打造活力商都、濱江福地,高水平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核心區,奏響高質量發展“春之曲”。
做足“商”的文章
全力打造活力商都
創實大廈、寶地大廈接連竣工,港區配套進一步完善,提供更加安心舒適的辦公環境;首批入駐企業簽約儀式舉行,爭分奪秒加快發展,推動產業鏈上下游循環暢通;一支支小分隊馬不停蹄開展招商引資、項目對接……在閩江之畔的臺江數智港,政企同心用實干與激情擁抱又一個干事創業的春天。
臺江區重點發展數字經濟產業,加快建設數字經濟高地。臺江數智港選址國資大廈、寶地大廈、創實大廈(海峽電子商務基地三期),總建筑面積21萬平方米,總投資26億元,是全市首個在高端金融商務區建立的數字經濟高地,整合央企、省企、區企等多方樓宇資源,打造“站立起來”的百億級云端智慧產業園。
“力爭到2024年將整個產業園打造成百億級園區,培育科技小巨人企業30家、帶動省級以上新型研發機構數量翻番,拉動臺江區R&D投入總量翻番。”臺江區有關負責人表示。
數字經濟呼喚人才支撐。10日,臺江區數字經濟專場招聘會暨政校企對接大會舉行,招聘崗位超5000個,匯聚全省37所高校,涵蓋數字經濟全專業領域,不斷促進產業鏈和人才鏈融合互動,推動新一代數字經濟產業集群化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時提出,在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上取得更大進步。一年來,臺江區立足區位資源稟賦,因地制宜、科學謀劃,做足“商”的文章,進一步挖掘傳承“商”文化、鞏固傳統“商”優勢、煥發新興“商”活力、打響特色“商”品牌,全力打造活力商都——
數字經濟規模持續壯大。臺江區119家數字經濟核心企業營收達139.98億元,同比增長24.4%。新中冠獲評省“未來獨角獸企業”,來玩互娛等7家企業獲評省“瞪羚企業”,凍品在線等3家企業獲評省互聯網企業50強。
金融服務業蓬勃發展。臺江區現有區域性銀行總部27家,外資銀行數占全市一半,金融產業鏈完整,業態集聚度高。在全國首創“金融人才助理”制度,與興業銀行、海峽銀行等8家金融機構達成戰略合作關系。
商貿業結構持續優化?!皣H網紅直播基地”落地,新增限上商貿企業93家,限上商貿比例提高至80%;開展“活力商都”系列促消費活動800多場,帶動銷售額19.2億元。平臺經濟快速發展,樸樸電商、華錦貿易等36家平臺企業納統銷售額達360億元,占限上比重達32.6%。
文旅經濟加快提升。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入選首批國家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省級旅游休閑街區,閩劇大觀園、福州茉莉花美學館等大眾茶館開門迎客,閩江游吸引游客14.3萬人次,全區國內旅游收入達58.49億元。
做優“江”的文章
全力打造濱江福地
小區“門面”煥新、架空層清空、智慧安防系統入駐……蒼霞新城全方位提升改造一期工程全面完工,老舊小區已成為安居新家園。
蒼霞棚戶區改造是習近平總書記在閩工作期間親自推動實施的民心工程。蒼霞新城共有42棟樓,現有常住居民3441戶。20多年過去,蒼霞新城已成為老舊小區,臺江區決定開展全方位改造提升。
去年9月啟動,12月基本完工,蒼霞新城嘉和苑經歷了一場百日“新生”。項目推進過程中,堅持“改管運一體化”的系統思路,既完善道路、消防、照明、綠化等基礎設施,拆除違建,擦亮“面子”;又通過增設停車位、適老化無障礙設施及改造架空層,補齊養老、托幼、醫療等短板,提升“里子”,做到“一攬子改造”、全方位提升。去年底,改造項目獲評全省城鄉建設品質提升老城更新樣板項目第一名,并被推薦到住建部參評全國優秀項目?!案脑旌笮^大變樣,不僅美觀大方,而且功能齊全,我們很滿意。”嘉和苑住戶王先生高興地說。
如今,蒼霞新城全方位改造提升二期工程前期工作緊鑼密鼓地推進,嘉惠苑、嘉興苑、嘉華苑、嘉盛苑基礎設施改造計劃4月下旬全面完成。
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時提出,要把福州這座海濱城市、山水城市建設得更加美好。一年來,臺江區深入貫徹、全面落實,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水平管理,全力打造環境優美、產城融合的品質城區——
打造閩江之心。濱江步行街正式開街,揭開“兩江四岸”核心段品質提升的神秘面紗。閩江展示館、青年廣場、綠波停車場等項目即將建成開放,“兩江四岸”核心段正在打造城市最美水岸,持續給市民游客帶來驚喜。
打造最美核心區。151項市級、區級城市更新品質提升項目全面完工,累計完成投資29.61億元。舊屋區改造有序推進,浦西村等5個連片舊改地塊完成征遷出讓,東輝花園等50個老舊小區綜合整治提升項目、70個小區雨污管網專項整治項目順利實施。
打造幸福之城樣板。55項為民辦實事項目全面落實。臺三小、寧化小教育集團成立,南公小學、雙杭小學等4所新校啟用,新增學位2700個。臺江區社會福利中心主體結構封頂,4家“長者食堂”投入運營。全省首個社區青少年宮落地福瑞社區。新建閱讀基地9個,建成開放健身路徑20條,“10分鐘文化圈”“10分鐘健身圈”日益完善。
守護“根”與“魂”
打響閩都文化國際品牌
打響閩都文化國際品牌,臺江區邁出新步伐!當前,一場蝶變在南公園醞釀。臺江區計劃依托桑柘館、民俗博物館、望海樓等亭臺樓閣,打造以“傳統文化、商會文化、海絲文化”為主題的福州城市藝術會客廳。
作為福州城市藝術會客廳一期工程,福州三寶城文化展示中心將以壽山石雕、脫胎漆器、軟木畫等福州文化珍寶為元素,整合南公園在建筑結構、空間環境、歷史傳承、藝術氣質等因素上的優勢,構建“游、購、文、修、展、養”的多樣化文化藝術消費體驗空間。
“場館總面積約150平方米,設有非遺三寶主題展區、文化創意產品展區、互動體驗區?!迸_江區有關負責人介紹,在場館呈現方面,以“非遺+”形式進行布展,采用現代高科技聲光電技術、全息投影互動技術,為公眾提供沉浸式體驗。同時,開發福州三寶相關文創產品,定期組織非遺課程,讓市民群眾進一步領略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提出,保護好傳統街區,保護好古建筑,保護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歷史和文脈。對待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區要有珍愛之心、尊崇之心。作為福州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組成部分,臺江區堅持“保老城、建新城”的思路,深入挖掘和保護以文物史跡、古厝會館、商賈民俗等為主體的海絲文化遺產,努力打造具有福州特色、臺江元素的歷史文化品牌,讓文物保護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眾。
一年來,臺江區全面梳理老城歷史記憶、古城符號和福州元素,推出5處古厝活化利用精品案例,非遺劇目《遇見十番》精彩上演,加強對上下杭、南公河口、蒼霞等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開發,推動“文化+產業”融合創新發展,進一步打響閩都文化國際品牌。
春天里再出發,時代大潮澎湃。臺江區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重要講話精神,堅持“3820”戰略工程思想精髓,全面落實強省會戰略,圍繞市委建設六個城、打響五大國際品牌、實施九大專項行動工作部署,實施“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行動,融入福州都市圈建設,統籌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打造活力商都、濱江福地,高水平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核心區,為全省、全市工作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