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臨近 有償刪帖“改頭換面”頻現網絡
在58同城網站上有很多有償刪帖廣告
今天是“3·15”消費者權益日,近期被曝光的假冒偽劣產品、坑害消費者利益事件層出不窮。北京青年報記者通過調查發現,近期各地網上刪帖生意又“火爆”起來。和往年不同的是,現在電商網站上“刪帖”等關鍵詞已經被屏蔽,但一些“商家”改頭換面偽裝成公關人員,而“刪帖”也有了個高大上的新名字——“負面消息維權”,甚至傳播學里的“危機公關”等名詞也成了有償刪帖的新面目。
另外,負責刪帖人員聲稱,他們與各種平臺的管理人員“合作過很多年”,能夠刪除帖子。
發現
刪帖廣告“改頭換面”后仍活躍
昨日,北青報記者在淘寶網上以“刪帖”、“有償刪帖”等關鍵詞檢索發現,頁面彈出“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無法顯示與‘刪帖’相關的寶貝”,而在網頁、貼吧及論壇上,也檢索不到與“刪帖”直接相關的廣告信息。沒有廣告信息,有償刪帖人員如何提供刪帖服務,賺取利益?
隨后,北青報記者以“負面消息維權”、“解決負面帖子”等多個關鍵詞在淘寶平臺上進行檢索,發現了數家店鋪。在一家店鋪的商品展示頁面上,店主稱可解決“負面糾紛、事件曝光”等,并留下聯系方式。北青報記者聯系店主詢問他“是否可以刪除負面帖子或者新聞”,對方回復稱“可以”,并表示百度貼吧的帖子一條300元,其他的則需要顧客提供要刪除的信息鏈接,根據內容定價。
在百度貼吧里,雖然沒有“刪帖吧”,但在“刪除吧”里,北青報記者發現首頁顯示有數十人發帖稱可以提供“百度貼吧刪除”、“百度帖子刪除”的有償服務,一些發帖人員承諾“貼吧、天涯、論壇都能處理”,且“速度秒快,24小時內緊急處理”。
此外,一些刪帖人員“偽裝”成公關公司人員提供所謂的“公關服務”,也就是有償刪帖。北青報記者以顧客身份聯系貼吧里的一位刪帖人員,詢問如何支付刪帖費用,對方發來一個淘寶店鋪鏈接。打開后顯示,這是一家注冊為武漢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店鋪名為“公關力量”,主營業務為“網絡聲譽與危機公關服務”的商家。商家稱,店里有1元和10元兩種價格的虛擬商品,顧客根據定好的刪帖價格,拍出相應的價格并支付后,商家就能開始刪除指定帖子,而在商品購買頁面,商家“提醒”稱:“此商品為服務性質,不支持7天無理由退貨。”
調查
“網絡刪帖”如何操作?
昨日下午,北青報記者經“58同城”所發布的信息聯系到一名自稱可以有償刪帖的肖先生。肖先生告訴記者,無論是貼吧、論壇、網頁或者是微博他們都可以操作刪帖,價格會根據操作難度產生波動。
北青報記者詢問商家通過什么渠道進行刪帖,是否擁有一些權限,對方回復稱自己有各個網頁、貼吧的“內部編輯渠道”,并表示已經合作好多年了,“很可靠”。而記者詢問是否能夠幫助刪除企業負面帖子,對方表示“可以”,并稱企業刪除負面消息的業務“天天有”。
肖先生告訴北青報記者,如果是微博業務,只是私人賬號,非“大V”號, “9000塊錢直接可以把微博賬號封掉”。而貼吧刪帖的價格在900元到1200元之間,根據帖子的熱度以及是否是精品帖來定具體價格。
與此同時,肖先生表示還可以刪除網站上的新聞。據了解,他們將網站分為A、B類,“A類的網站一般都是關注度較高的網站,比如一些大型的門戶網站,B類網站則關注度較低。”肖先生稱,如果要刪除網站上的新聞,在B類網站上較簡單,而A類網站的新聞刪除很難操作。此外,肖先生還告訴北青報記者,對于淘寶這類的網店的差評,他們也是可以有償進行刪除。
隨后,北青報記者以“尋求長期合作”為由,詢問肖先生能否給予優惠,肖先生回復稱,“報價都是要刪帖、刪新聞的網站編輯定的,我們是中間商,讓不了太多價格,而且賺得也不多。”但中間的分成比例,肖先生并未透露。
本組文/本報記者 張雅 實習記者 王天琪
專家
有償刪帖情節嚴重者可處非法經營罪
提供有償刪帖的網站編輯、中間人以及找人刪帖的人員是否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對此,北京京潤律師事務所韓驍律師表示,依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公布的《關于辦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中規定:“違反國家規定,以營利為目的,通過信息網絡有償提供刪除信息服務”在“情節嚴重”的情況下,可以“非法經營罪”定罪處罰。
韓驍表示,“情節嚴重的判斷標準有兩點:一是個人非法經營數額在五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兩萬元以上的;二是單位非法經營數額在十五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五萬元以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