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傳播時代網絡評論頻道的應對策略
立足優質原創,倡導思維視角多元
當下微博主導的“微傳播”諸多弊病凸顯已不容忽視。這些弊病主要表現:原創性不足,復制轉載現象嚴重;碎片化表達,信息過于瑣碎;只言片語式速讀,易令人情緒化;名人微博反復渲染,并且由于網絡群體易受暗示,更易生成網絡群體極化現象。事實上,人為操縱下的“群情激憤”,有時不僅是虛假的“正義”,而且也極易演變成一場網絡暴力,甚至一些擁有上千萬粉絲的名人不堪忍受而刪除全部微博,一退了之。
這些“微傳播”弊病顯露的主要根源在于優質原創的缺乏。無論是認證名人,還是草根群體,微博用戶在表達上理性不足而浮躁有余,粘貼復制蔚然成風。于是對“優質原創”帶來的閱讀享受,日益成為網民群體的共同期待。正如2012年6月11日韓寒落戶騰訊網,創建“韓寒頻道”后,對電子雜志《一個》宗旨的解讀所言:“對待不停涌現的熱點,我們不強調速度,而強調有趣的視角;對待海量資訊,我們不強調數量,而強調文章的質地;對待紛繁萬象,我們不強調淺嘗輒止,而強調慢速的縱深閱讀。”這一解讀顯然是在反思當今網絡生態后的訴求表達。雖然“韓寒頻道”基于微博平臺開通,然而這種欲擺繁雜信息紛擾、追求品味閱讀的理念訴求,值得網絡評論編輯思考。
縱觀當前網絡評論頻道發展現狀,“千網一面”同質化現象極為嚴重。網絡評論文章四處轉載,稿件來源混亂。并且一些欄目的原創文章未經編輯就直接發布,語法不通,邏輯錯亂。這些都嚴重影響了網絡評論頻道的品質。一旦頻道影響力受損又會導致投稿率下滑,稿件質量下降,形成惡性循環。
作為全國較早開設的評論頻道,紅網“紅辣椒評論”一直立足優質原創,堅持走差異化路線。紅網評論編輯每天從數百篇來稿中篩選20—30篇優質評論,進行精編,實現稿件發布“三審制”,嚴格保證文章質量與結構合理。一方面,對一些角度不錯、觀點新穎,但存在某方面不足的文章,編輯會通過電子郵件或即時通訊工具與作者進行溝通,指導作者修改,以達到發布要求。另一方面對一些重點題材,在理性聲音不缺位的同時,鼓勵“百家爭鳴”,給有觀點有思想的作者話語平臺,實現思維視角的多元化。
三位一體發力,培養評論新生群體
網絡評論頻道以優質原創應對微傳播時代沖擊,前提得有一批高水平、多層次、結構合理的評論作者,持續提供優質的原創評論稿件。然而大多數網絡評論頻道沒有稿費支出,在維持與評論作者的關系上存在一些問題。
當然沒有稿費,并不代表不能聚集一支優秀的評論作者隊伍。這一方面,“紅辣椒評論”堅持草根發聲,全方位與作者互動,不斷培養評論新生群體,被喻為時評界的“黃埔軍校”。應當說,除了日常工作中評論編輯與作者的互動交流外,這些應主要歸功于紅辣椒評論頻道的“三位一體”培養模式。所謂“三位一體”,即“年度佳作評選”“全國時評研討會”“時評聊吧”三方面融為一體,在評論作者或網民、著名評論家及評論編輯的多方互動中,合力挖掘與培養年輕一代評論作者,讓時評寫作愛好者在潛移默化中受益匪淺。正是源于鍥而不舍的堅持而形成的品牌效應,“紅辣椒評論”并未因網絡傳播新形態的演變而出現人氣下滑。
現以“紅辣椒評論年度佳作評選”全流程為例,來說明“三位一體”培養模式。具體來說,“年度佳作評選”主要分為三步:一、發布“年度佳作評選公告”,并由評論作者自薦或其他人推薦評論2篇作品參評。這些參評作品由推薦者轉帖發布在紅辣椒論壇“時評聊吧”版面,由評論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