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報道:打造濃墨重彩的全媒體時代
表現回放
媒體的連橫合縱首先體現在采訪隊伍方面。浙報集團組成了27人的十八大采訪團,南方報業傳媒集團組織了60多人的采訪團,來自中央新聞單位駐京機構和市屬新聞單位的160多名骨干記者組成8個首都媒體采訪團……黨的十八大前后,各新聞媒體為整合新聞資源、共享新聞信息,面對重大選題自發聯合起來組建媒體采訪團,以更高的效率和質量來完成黨的十八大報道任務。
全媒體渠道的交叉也是媒體集團作戰時代的重要特點。紙媒和電視作為傳統媒體的代表,在十八大報道中不僅以精彩深刻的內容、豐富生動的方式讓人眼前一亮,在與新媒體的合作方面也有著明顯提升。二維碼和“云報紙”幫助傳統媒體成功地樹立起了“互聯網接入口”的形象。黨的十八大期間,許多報紙和電視畫面都印有二維碼或一些與黨的十八大有關的照片,通過手機掃描二維碼和這些照片,用戶就能夠直接從移動終端鏈接到豐富多彩的網絡新聞信息。新聞網站則通過全媒體覆蓋的形式來報道黨的十八大,比如人民網除了借助“焦點”“現場”“深度”“訪談”“資料”等傳統板塊來關注和解讀黨的十八大之外,還嘗試通過“微博版”“手機版”和“多語版”來豐富報道內容和報道方式。
提升看點
在十八大媒體報道中,移動媒體可謂異軍突起,成為越來越多人接受新聞信息的第一渠道。十八大期間,不僅三大電信運營商沒歇著,就連新浪、網易、搜狐等門戶網站也通過手機發送黨的十八大新聞,人民網、新華網等新聞網站也都紛紛通過移動媒體推送各自平臺制作的大會動態新聞。
在時效性上,移動傳媒做得更加出色。借助移動終端的便攜性,用戶無需守在電腦前就可以第一時間通過移動媒體的新聞客戶端看到新聞實時更新。比如,中國移動則與上海巴士合作設立了“wifi公交線路”,乘客在公交車廂通過手機或平板電腦實現無線上網,可隨時關注黨的十八大即時新聞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