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多地爭做互聯網金融蛋糕 加強監管迫在眉睫
在互聯網經濟蓬勃發展以及金融業深化改革等多重因素推動下,互聯網金融正成為中國經濟實現創新驅動的熱門話題。此間專家認為,應進一步加強政策監管,以促進這一新興行業有序健康發展。
繼北京石景山區8月底宣布建立互聯網金融產業基地后,10月19日,“互聯網金融中心”在北京中關村核心區(海淀區)揭牌。海淀區政府當天發布了《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創新發展的意見》,百度小貸、京東金融集團等6家機構有意入駐。
“中關村是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也是國家科技金融創新中心,聚集了一批互聯網企業,有非常強的客戶優勢和技術優勢。現在出臺的支持意見只是開始,北京市將持續支持互聯網金融發展。”北京市常務副市長李士祥在出席揭牌儀式時表示。
北京并非首個提出建立互聯網金融中心的城市。早在今年7月,上海黃浦區就推出金融創新“十條舉措”,計劃在外灘金融集聚帶建設外灘金融創新試驗區,互聯網金融和民營金融是兩大主體。此外,作為國家金融創新改革領域的探索平臺,深圳前海也以互聯網金融作為創新之路。
在互聯網金融專家、易觀國際分析師張萌看來,當前中國各地紛紛爭奪互聯網金融產業話語權的現象并不難理解。
“互聯網化的過程在各個領域都在發生,金融也不例外,互聯網金融如果能走上發展正軌,可以提高資源配置的效率,大大拉動實體經濟發展,自然也能帶動地方經濟。”張萌說。
P2P網貸平臺“好貸網”創始人兼CEO李明順表示,對于各地政府的熱情招攬,公司一般看中三點:人才優勢、產業成熟度和綜合成本。基于這些考慮,好貸網總部設在北京,未來也可能向全國輻射。
面對互聯網金融熱火朝天的發展勢頭,有業內人士表示,對互聯網金融的監管和規范有待進一步加強。
以目前火熱的P2P網絡小貸行業為例,P2P網貸與非法集資、集資詐騙等罪行之間的界限不十分清晰。北京匯佳律師事務所律師邱寶昌告訴記者,在網絡平臺,用戶很難知曉借出資金的真正用途,借款方借錢不還或是“掛羊頭賣狗肉”,將資金挪作他用,都會為用戶帶來損失。
實際上,監管層已經在關注互聯網金融。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胡曉煉曾于9月公開表示,正在研究相應的監管機制。
出于加強行業自律的考慮,今年8月,京東商城、當當網、拉卡拉、用友軟件等33家單位發起成立了中關村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為解決互聯網金融模式下企業信用管理問題,中關村互聯網金融信用信息平臺也同時啟動。
業內人士還建議,在完善監管、加強自律的同時,政府也需要從“服務”的角度,構建促進互聯網金融發展的綜合環境。
股權眾籌機構“天使匯”CEO蘭寧羽表示,互聯網金融的“跨界”特色相當明顯,發展空間廣闊,但也存在較大的行業風險。加快相關監管政策的制定,加強配套措施的完善,減少風險的發生,已成為中國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