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欲用人工智能改變世界 投資技術就是投資未來
“我們這批人對技術有一個信仰,我們不僅僅把它當作一個工具,我們更相信技術可以改變中國,技術可以改變世界,而百度可以改變技術。”這是百度公司CEO李彥宏在百度首屆技術節中的發言。回顧2014,從年初的人才儲備到對技術的巨額投入;從以Baidu Inside打造的智能硬件矩陣再到即將問世的無人駕駛自行車;從深度學習人腦到圖像識別再到語音識別,技術為王的百度公司在人工智能領域埋下了意味深長的伏筆,從學習到創新,信仰技術的百度正在實現從量變到質變,從成功到卓越的轉變。
技術改變互聯網
技術,一直是百度公司的關鍵詞之一。在今年4月百度的一次內部會議上,李彥宏分享了關于“互聯網改變中國,技術改變互聯網”的思考。李彥宏表示,到今天為止更多的人能夠有切身感受的就是互聯網改變中國,傳統產業目前受到互聯網的沖擊非常明顯。互聯網這種迅速的變化,也讓李彥宏看到了技術如何改變互聯網。“對于百度這樣的公司來說,我們從產生的第一天起就非常依賴技術,大家對技術的重視程度我相信都是很高的。但是在整個中國的范圍內,還有很多人沒有意識到技術的作用。”
而在日前舉辦的百度首屆技術節中,李彥宏再次強調,技術是百度人的共同信仰。李彥宏表示,早期百度對技術的重視讓其他很多公司不是很理解。在2000年左右剛剛開始做的時候,他跟工程師講,百度的搜索引擎必須在一秒之內響應,在一秒之內出結果,那個時候大家覺得很奇怪,等三秒不是一樣的嗎?因為其他的門戶使用的搜索引擎都是三秒鐘左右出結果。對于穩定性,他要求必須要有99.9%甚至更高,大家也覺得不理解,覺得十次有一次不出結果也OK吧。隨著百度不斷執著地去強調必須一秒內出結果,必須達到穩定性99.9%甚至99.99%,不僅業內理解了,工程師理解了,外界普通的用戶也理解了。到后來大家用一臺電腦聯網的時候要先上百度看看,上去了就說明網通了,上不去就說明網不通,這就是技術的力量和影響力。
“實際上現在比以往任何一個時候,技術都更能夠對人們的日常生活產生巨大的影響。”李彥宏表示,“團隊每一次的技術創新,每一次把自己新的技術應用到產品上,我都非常愿意去試用、去體驗,去給你們提改進的意見,去給你們提更高的要求。”
投資技術就是投資未來
“技術就是我們百度人的DNA。”比金錢投入更重要的是技術的選擇和技術的方向。在首屆百度技術節上,百度高級副總裁王勁在演講中表示。
事實上,百度公司在技術上的投入也在持續增加。百度Q3財報顯示,今年第三季度的技術研發投入達18億元,同比增幅高達68%。這是自去年三季度以來,李彥宏領銜的百度,連續五個季度的研發投入超過10億元,占營收的比重逼近15%。一年多來,百度累計對研發的投入,已超過了70億元。王勁表示,四年半前他加入百度前夕,李彥宏告訴他百度在技術上的投入占比是百分之十一點幾,那個時候互聯網整個行業的技術投入占比平均值是7%。今年百度的技術投入占比接近15%,是中國技術投入占比最高的公司。與國外的世界級公司相比,亞馬遜的技術投入占比是10.8%;微軟是13.4%;四年半前谷歌的這個數字是13%多一些,之后一直保持在13%到14%之間,現在百度已經超過了谷歌,僅次于Facebook。
王勁表示,技術雖然無法被大多數最終用戶直接感知,但它們卻實實在在地影響或決定了百度的核心競爭力。語音和圖像就像百度技術利劍的劍刃,未來五年內,這兩個技術將更深刻地影響人機交互方式,因為超過50%的需求將使用這兩項技術。劍格上的是四個平臺級技術,即安全、質量保證、信息化和平臺化技術。這些技術對整個技術平臺和百度的業務起到了支撐和保護作用。再加上以北京總部為核心的四個研發基地,即北研、上研、深研、美研,以及百度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上的學習和建設,百度技術的積累會支撐公司未來的發展,為迎接新時代做好準備。
人工智能領銜技術發展
今年以來,百度相繼引進人工智能領域頂級學者吳恩達、執掌微軟亞洲研究院超十年的張亞勤等高端人才,發布“大數據引擎”,在美國成立硅谷研發中心,并建立起涵蓋大數據、深度學習和人工智能的百度研究院。“最近幾年像人工智能這個技術發展非常快,我們越來越多地看到無論是在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視覺、圖像識別、聲音識別等各個方面,因為人工智能、深度學習等各方面技術的提升,它的效率、準確率、可用性都在不斷提升。”李彥宏表示。
過去十年,人們一直致力于讓計算機擁有一顆智能的大腦。圍繞著人工智能(AI),有爭論,也有炒作。人工智能,這項科幻電影中經常出現的技術名詞,正在真真切切地走向我們的生活。
在首屆百度技術節上,百度科學家吳恩達表示,百度已經完全具備人工智能實現正循環的能力,在這個閉環中有三個重要因素,大量的用戶、海量的數據、優秀的產品。“人工智能其實就是我們的生活方式,贏得人工智能就能贏得互聯網,我很興奮成為其中一員!”吳恩達表示。隨著深度學習的崛起,一個龐大的神經網絡正在成型,這對于百度人工智能來說至關重要,“百度正在創建一個大規模神經網絡,在大數據時代,這比以前的方法效果更好,也是百度能夠從用戶行為中挖掘深度學習價值的基礎。”
在吳恩達看來,支撐百度人工智能學習的有三方面要素。第一是GPU(圖形處理器)深度學習基礎架構。“百度擁有世界上最好的GPU深度學習基礎架構,我們能夠訓練更大的模型,也可以訓練中等規模但是速度更快的模型。”其次,語音方面的探索也在過去一年中取得巨大進展。目前,百度搜索中有10%為語音搜索,此外如地圖定位和百度語音助手都有百度在語音上的成果,圍繞語音界面重新設計移動產品,推動物聯網的革命,讓汽車界面、家用設備、可穿戴設備都離不開語音。最后是行為。百度可以通過多種設備上的數據理解用戶,例如把搜索數據、廣告數據、LBS數據,放到數據庫中,創建用戶Profile(目錄)和DNA(基因)矢量,通過深度學習,反饋給搜索產品、廣告產品、LBS產品和糯米等產品,最終服務于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