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江區檔案局加快信息化建設,架設政務平臺
近期,臺江區檔案局高效、優質完成了2013年度“十年進館”工作。全年共實現52個區直機關部門及街道辦事處184637頁文書檔案掃描與32716條目錄電子化。
為落實2013年省檔案局丁志隆局長在全省檔案局(館)長會議上關于加強檔案信息化建設的講話精神,我局嚴格依照國家《電子文件歸檔與管理規范》、《紙質檔案數字化技術規范》等相關規定,加強對臺江全區檔案的信息化建設。
一、開放庫房,擴容增量。接收2013年前各立檔單位形成的所有文書檔案,確保檔案保存的安全性。截止目前,已有26個單位超前完成“十年進館”工作,科技局等5個單位已完成2012年文書檔案入館工作。一經入館,檔案即得到妥善保存,及時安排掃描、錄入。紙質檔案與電子檔案的庫存量較去年同期有明顯提高。
二、嚴格把關,保質保密。專人負責檔案掃描對接工作,確保保密工作落到實處。一方面審核委托方資質,要求提交省、市檔案局批準非公企業從事檔案工作的兩證(保密資質證、備案證)、從業人員身份證復印件、以及公司無外籍工作人員,無外資入股證明。簽訂保密合同。另一方面定期對接抽檢掃描成品,要求委托方確實做到掃描無遺漏、圖像不模糊、清晰可辨識;錄入無錯漏、掛接可使用。
三、光盤刻錄,多套備份。檔案電子掃描件均以光盤形式備份保存。實現多套刻錄,我館與立檔單位分別進行安全儲存。既可有效防止光盤因存放時間過長而無法讀識,又保證了立檔單位內部檢索的便捷性。異地存放在一定程度上還能保障檔案的保存安全,將不可抗災害對于館藏檔案的破壞降到最低。
四、檢索簡便,高效快捷。近期完成檔案電子化、光盤化后,我局下一階段還將掃描成品掛接二期,與服務窗口電腦連接后既可方便單位兄弟的查閱又能滿足民眾對政務信息公開的需求。查詢時間將大大縮短,實現檔案查詢、取閱一步到位。
臺江檔案局加快檔案電子化步伐勢必將更好地適應臺江區檔案信息化建設,更好地滿足電子政務建設的需要,更好地實現區域檔案資源共享,更好地發揮檔案信息服務社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