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杭三處文保單位將首批修繕
臺江上下杭房屋征收工作已全面啟動,房屋征收各項前期工作已基本就緒,房屋征收補償方案將于近期公布。
臺江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建設指揮部保安人員已入駐現場,將在動遷過程中保障文物安全。文物部門也開始采集資料,拍下大量文物構件照片,作為今后文物修繕的參考依據。
初步確定首批修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楊鴻斌故居和福州商務總會舊址、區級文物保護單位陳文龍尚書廟。其中,楊鴻斌故居和福州商務總會舊址內的福州商會八角亭待房產移交后,福州歷史文化名城街區保護開發有限公司將進場施工;陳文龍尚書廟修繕方案正在設計中。本報記者走進這一古老街區,尋訪老建筑背后的故事。
匯集90多處文物點
上下杭是我省著名的商貿中心區,商貿文化深厚。“杭”其實是從“航”音衍化的。宋代以后,上下杭居民增多,形成街市。上下杭商貿繁榮始于清。清道光年間,福州港作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正式開埠。上下杭一帶商業、金融業日趨繁榮,商鋪、錢莊林立,商品輻射省內外,遠銷東南亞一帶。到清末民國初,福州商務總會和14個會館集中于此。上下杭與中亭街成為福州商貿的發源地。
上下杭有許多古跡,包括巨賈商戶的老宅和商號,現有90多處省、市、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和第三次文物普查新發現的文物點。
采峰別墅:愛國富豪華僑故居
上杭路122號是已故愛國華僑楊鴻斌的故居,也叫采峰別墅。記者跟隨臺江區博物館王惠明館長、看守采峰別墅的楊家親戚徐揚帆走進這座老宅。
這是一座典型的中西合璧的建筑。整座建筑木門均采用楠木,門窗上部仿中國古典花格式樣,下部為普通玻璃窗,外層加裝百葉窗以遮陽。“別墅建筑用的地磚、木材都是從海外運來,砌墻用磚是專門燒制的。”徐揚帆介紹。記者看到地上的兩塊磚,燒制有“采峰”字樣和蘭花圖案。“楊鴻斌喜歡蘭花。他幾個女兒名字中都有蘭字。這座別墅位于彩氣山南麓,是楊鴻斌在南洋發財后,于1920年回福州置地建造的。別墅東側是楊鴻斌的龍慎錢莊,西側房子住人。楊家三代都住這,直到1978年,其幼子移居香港,房子才沒人住。”徐揚帆介紹。“別墅取名采峰,就是采五峰之靈氣的意思。五峰是指鼓山、旗山、五虎山等福州名山。”王惠明介紹。
別墅占地面積2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積523平方米。年久失修,主體建筑只剩墻面,樓房和屋頂都坍塌了。別墅還有花園、假山、亭子,園內植有芒果、樟樹,樓前有兩棵老藤。
徐揚帆介紹,楊鴻斌19歲跟人下南洋,憑著勤奮和聰明,做起航運和橡膠生意,發家致富,上世紀20年代成為馬來西亞檳城首富。他在當地組織華僑成立福州會館,還建起三山小學、福建公墓和廣東公墓。他在福州創立慈善社、孤兒院、平民醫院等。
福州商會八角亭:雪洞、美人靠精美
上杭路100號是福州商務總會的舊址“魁星樓”。
目前,此處古建筑完全坍塌,滿地腐葉,空氣中彌漫著腐爛的氣息。一片清末木構建筑群也已破爛不堪。
這里有一座紅色的八角亭。此亭建于清宣統三年,占地約1070平方米,是典型清末古建筑。建筑坐北朝南,為攢尖頂斗式木構建筑亭,亭房有花廳、假山及清末木構建筑群。八角亭因雙層八角而得名,它原名魁星樓,是雙層八角攢尖頂斗式木構亭,檐角高翹,如隼展翅,是商會成員子弟讀書的書齋。當時,學生在樓上讀書,而樓下有一尊魁星塑像,為儒學標志。
八角亭的精美,還體現在細微處。其附屬建筑,有雪洞、美人靠(在二樓),有青花瓷片拼砌的花瓶門,上面有詩句。八角亭后面的花園,還有一級保護名木樟樹和二級保護名木榕樹。“福州商會是議行論市、互通信息、商務咨詢、仲裁糾紛的商界民間社團組織,威望很高。”王惠明說,它當時不僅在經濟、政治上發揮作用,在文化教育上也有很大貢獻。八角亭就是那段輝煌歲月的見證。
去年,省市文物部門和臺江區共同出資100多萬元,對八角亭進行了修繕。二期修復有待在此次上下杭保護建設工程中啟動。
陳文龍尚書廟:春節上演“躲債戲”
位于下杭路口的陳文龍尚書廟,也叫陳文龍紀念館,占地1000多平方米,是10多年前,由塢尾街原萬壽尚書廟移建而成的,初建于明代,為抗元錚臣陳文龍祠堂,在清道光年間奉旨重修。
記者走進尚書廟,只見門內有戲臺,兩邊是酒樓。大殿內祭祀著陳文龍塑像,還陳列著一艘海船。“陳文龍是海神,這艘海船是象征其出海巡游坐的船。”尚書廟負責人卓海柱介紹。
大殿兩根石柱上的對聯是清道光三十年,林則徐手書的楹聯,內容是歌頌陳文龍的事跡。廟內還有清嘉慶、道光年間的多處碑刻、壁刻等重要的文物,是研究陳文龍尚書廟的實物資料。
卓海柱介紹,目前陳文龍尚書廟是民間信仰活動場所,擁有兩個民俗項目,一是福州陳文龍信仰民俗,這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另一個是大年三十的“躲債戲”,是區級“非遺”項目。
“躲債戲”就是以前窮人大年三十躲債時在這里看的戲,債主不能到這里逼債。大年三十看“躲債戲”的風俗一直保持到現在。
“我已經在這里七八年了,這些年,每年除夕到大年初一,都演‘躲債戲’,由閩劇團的演員來演,附近老人都愛來這里看閩劇。”卓海柱告訴記者,此次啟動陳文龍尚書廟修復工程,拆除了廟后前幾年建的水泥建筑,此處將恢復配套建設天后宮,祭祀海上保護神媽祖,使一座廟敬奉兩位海神,一男一女,都是福建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