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江:抗臺救災刮起一股“志愿風”
共建部隊和社區志愿者幫助清理醫大宿舍小區通道
文明單位臺江農行志愿者慰問長汀社區受災戶,為他們送上了棉被、食品等生活必需品
在蘭花路二塑宿舍,來自福州航標處的十余名志愿者揮汗如雨,幫助居民們搬出泡在水中的沙發、床鋪等家具
志愿者在長汀社區協助社區清理臺風遺留的垃圾廢棄物
志愿者在二塑宿舍做防疫消殺
志愿者的身影成為臺風過后臺江街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緊急救援、清理路障、疏導交通、清理倒樹、幫助災戶……風雨無情人有情,臺江區眾多志愿者投入災后重建,用實際行動傳遞正能量,彰顯文明臺江精神風貌。
臺風過后 志愿者投身抗災救災
從早上4:30到晚上11點,這是四天來臺江區900多位環衛志愿者每人每天的服務時間。臺風過境,環衛志愿者們在風雨中始終堅守在服務第一線,大面積清理路面淤泥、垃圾、被折斷的枝葉,打通主次干道,沖洗地面……平均每天清理800多噸垃圾,讓城區市容在風雨肆虐后迅速恢復元氣。
大災之中出行在路上,有交警的地方就有安全感,有志愿者的地方就有溫暖。臺風以來,臺江的每一位交通警察和交通志愿者都奮戰在路上,每天5個組、日均400多人次警力、300多人次交通志愿者,24小時不間斷為市民出行和道路安全保駕護航。
超強臺風“蘇迪羅”對臺江的園林綠化造成了重創,據統計,該區倒伏樹木累計數量達1200余棵。8日來,全區園林志愿者夜以繼日,重點處理了中平路、白馬南路、洋中路、高橋支路、兒童公園路及浦西巷、紅星新村等地的大樹危樹共計150余棵,投入搶險人員達400余人次,投入搶險車輛達150余輛次。瀛洲街道、洋中街道在志愿者協助下基本恢復原貌,部分受阻的道路交通已恢復。
一些低洼的舊式新村、無物業小區洪澇災情過后,臺江區疾控中心第一時間組織志愿者小分隊奔赴受災嚴重的社區發放消毒水、漂白粉、宣傳冊開展災后健康防病工作。11日下午,臺江區疾控中心、愛衛辦志愿者到上海街道西洋新村二塑宿舍為20多戶受災居民家中做專業消殺,并提供相關健康指導。
重建家園 志愿倡議書匯聚愛心
一封倡議書,凝聚愛之城。臺風過后,臺江區委文明辦立即向全區發出倡議書,呼吁志愿者積極行動起來,投身到災后救助、恢復和重建工作中去,奉獻愛心,互幫互助,恢復家園,傳播正能量。倡議書一出,立即得到廣大市民群眾、各街道、社區、各級文明單位、共建部隊志愿者的積極響應。
11日上午,來自農行臺江支行的文明單位志愿服務隊20余人來到受災較為嚴重的長汀社區電子管宿舍,協助清理臺風遺留的垃圾廢棄物,還向6戶受災嚴重的居民家庭贈送了洗衣粉、礦泉水、糧油等日用品。在蘭花路二塑宿舍,來自福州航標處的十余名志愿者揮汗如雨,幫助居民們搬出泡在水中的沙發、床鋪等家具。看到居民姚素貞家里沒有勞動力,志愿者沈安鋒二話不說,帶領同事進入屋內幫助將床、冰箱恢復原位。空巢老人劉依姆從家里清理出被泡壞的床墊,正愁沒地方扔,志愿者三下兩除二就把床墊搬到小區外送上運輸車,居民“小弟”“小妹”的親切招呼不絕于耳。
70多歲的毛承慧左腿殘疾,一人寡居在上世紀80年代建的宿舍樓里。臺風肆虐的3天,屋內不停漏雨,她只能躺在濕透的被褥上痛苦煎熬,回憶3天的經歷讓她老眼里全是淚。另外一戶貧困戶管愛蘭,本就破爛的危房再泡過水,家具嚴重受損,苦不堪言。來自中亭街中仁愛心幫扶協會的志愿者們得知后,第一時間向她們捐贈了電磁爐、床褥、涼席等應急日用品。“你們能來看望我一個孤老婆子,就是很大的安慰了!”毛承慧擦著感動的淚水感謝。中仁愛心幫扶協會還聯合臺江愛心企業和人士,將募集的礦泉水、糧油、防雨布、消毒粉等救援物資送往其他受災嚴重的街區,同時通過微博微信呼吁更多愛心人士加入到救災隊伍中。
“沒想到城市里來了沖鋒舟!真是太感謝你們了!”面對家住荷塘路的醫大教工宿舍的依伯依姆們感嘆不已。臺風期間,這里成了內澇的重災區,10日,家住這里的一位高齡依姆突發疾病需緊急送往醫院,物業和社區志愿者自費購買了橡皮艇,齊心協力將老依姆送往醫大附屬醫院救治。內澇退去,面對滿地倒伏、折斷擋住了樓道口、小區通道,11日下午,來自上海街道共建部隊的空四旅官兵帶著電鋸、鏟子、掃把等工具,和社區志愿者一起幫助小區居民清理了數十車樹枝,為小區打通出行通道。
自臺風“蘇迪羅”過后,臺江區迅速集結街道、社區、文明單位志愿者近3000人,他們隨時聽令,活躍在大街小巷、受災嚴重的地區。他們來之前,家園重創,垃圾成堆,排水溝堵塞,受災群眾愁容滿面。他們走之后,街道恢復整潔,生活恢復秩序,人們露出欣慰的笑容。他們用愛的正能量譜寫著人間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