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勢下加強廉政文化建設的思路探索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加強廉政文化建設,是構筑拒腐防變教育長效機制、推進黨風廉政建設一項重要內容,是加強反腐敗工作和黨風廉政建設的重要舉措。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2008-2012年工作規劃》指出,按照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要求,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結合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開展豐富多彩的廉政文化創建活動。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則進一步強調要加強廉政文化建設。筆者在對廉政文化建設的意義進行闡述的基礎上,將重點對新形勢下加強和完善廉政文化建設的總體思路進行梳理和論述。
一、加強廉政文化建設的重大現實意義
首先,加強廉政文化建設是反腐倡廉的治本之策。廉政文化建設,是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一個重要創新,是對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建設理論和廉政建設理論的重要發展,是推進新時期反腐倡廉的治本之策,對于促進社會和諧、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必將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當前,加強廉政文化建設既是反腐倡廉的一項重大任務,又是一個亟待深入研究的新課題,必須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按照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總體要求,在深化內涵、提高層次、創新思路、求真務實上下功夫。
其次,加強廉政文化建設是深入推進反腐倡廉工作的迫切需要。廉潔與腐敗,既是一種從政行?A,又是一種文化現象,表現著一定的價值取向。而這種文化現象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常常是各種行為相互影響的結果。人們在心理上大都具有從眾性、隨他性,周圍的多數人怎樣去說、怎樣去做,對一個人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甚至導向作用,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文化氛圍是影響人的思想和行為的重要社會環境。如果整個社會都對腐敗嫉惡如仇,有“人人得而誅之”的心態,腐敗就不可怕,終有消除的一天。如果腐敗成為人們的一種思維定勢,見腐不怪,那么,根除腐敗就只能是鏡花水月。因此,防治腐敗,必須著力加強廉政文化建設,努力營造崇廉鄙貪的文化氛圍。
第三,加強廉政文化建設,是新時期反腐倡廉教育的拓展和延伸。面向全社會開展廉政文化建設,拓展反腐倡廉教育的領域和空間,使廉政教育與社會教育有效地融合起來,有利于充分發揮思想道德教育、職業道德教育、社會公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的整體效能,更好地體現反腐倡廉教育的基礎性作用。一個講誠信、尚廉政、重法制的社會文化環境,能夠為黨的思想作風建設,廉政制度建設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第四,加強廉政文化建設,是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的重要內容,是有效預防腐敗的重要舉措。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是由教育、制度、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