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改造與建設中如何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市、區重點項目福州海峽金融街建設項目的拆遷面積為392.6畝,2253戶,拆除面積達311748平方米。自2009年春節至5月底,基本完成簽約搬遷任務,進入“三通一平”階段,成為“拆遷一處,建設一處,增加一處新經濟增長點”的臺江建設模式典范。鑒于當前城市改造與建設工作中,由于利益沖突處置不當引發的干群矛盾時有發生,使黨和政府的形象受到損害,在此,結合我區金融街拆遷建設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和經驗,就我區城市改造與建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進行探討。
一、當前城市拆遷改造建設中存在的常態性矛盾
1、在保證拆遷進度和解決民生問題之間存在矛盾。舊屋區居民中低收入群體比較集中,許多人在就業、社會保障、困難撫恤、經濟收入等方面存在諸多困難,希翼通過拆遷得到解決。許多房屋的產權、所有權、使用權不清,在繼承、分拆中也存在大量民事糾紛,大量違章搭蓋的認定和賠償額度等,都直接影響了拆遷動員的進度,增大了拆遷的難度。此外,異地安置帶來的子女入學、交通、就業等問題直接增加了老百姓的基本生活成本,如何既確保拆遷進度又切實解決那些確實困難的群體的民生問題,也成為拆遷工作的一大難點。
2、在拆遷補償價格和房屋市場價格之間存在矛盾。對拆遷戶的補償政策制定中,如何體現房屋拆遷的價格和市場價格的統一,一直是拆遷過程中的核心矛盾。對于拆遷戶而言,拆遷補償是否公平,只有寄希望于政府公布的補償標準的公平合理和及時準確。隨著福州市區的擴展,作為“海西”經濟區的中心和福建省會城市,土地資源有限,房價攀升成為長期趨勢。在拆遷補償政策的制定中,拆遷價格往往與市場價格相背離,形成較大的反差,使得拆遷戶感到利益受損,況且對于一些生活困難戶來說,即便有較高的拆遷補償政策,仍會由于無力裝修、沒錢過渡等原因搬不起家。
3、在拆遷時間要求和政策宣傳等前期準備之間存在矛盾。前期準備主要包括政策的準備、時間的準備、補償房源的準備,以及人員的準備、政策宣傳上的準備等。由于進行拆遷的決策和工程進度安排上中經常很倉促,手續的準備和具體政策措施、制度的準備也經常不夠充分,短時間內難以準備足夠的補償房源。對參加動遷人員的培訓不足。政策宣傳未能做到全方位。對于同一時期本市其它區域同類地段的拆遷補償政策存在差異的原因,沒有及時向群眾做好宣傳和解釋工作,造成拆遷群眾的觀望等待心理,拖延了拆遷進度。
4、在拆遷任務分配和和人員分工方面存在矛盾。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各動遷組(被抽調來的街道、部門工作人員)只進行動遷宣傳,而無權對房屋面積測量、賠償政策等進行認定,都需由具備資質的人員到位確認,內部分工和權責不一,影響了拆遷進度;二是各動遷組包片任務采取抽簽的辦法分配,造成動遷任務輕重不一,“各人自掃門前雪”,抽到動遷難度大地段的單位經常難以完成任務。
二、福州市海峽金融街拆遷的主要做法
1、堅持政府主導,采取有效措施為做好拆遷工作打好基礎。金融街拆遷工作中,區委、區政府的主導思想正確而明晰,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堅持以人為本,協調發展,突出民生。主要采取五項措施來推動拆遷工作:一是由政府主導,舉全區之力。部門通力合作,明確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