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臺江文化建設的實踐與思考
近期,結合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福州市第十次黨代會精神及福建省第九次黨代會精神,我們深入基層,通過座談交流、實地走訪、調查分析等形式,對我區近幾年來文化建設取得的成果以及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更加了解,對加快推進我區文化建設的思路更加清晰。
一、關于臺江區文化建設發展成果
近年來,臺江區堅決貫徹中央和省市關于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大力推進文化建設,顯著提高了全區干部群眾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文化素質,顯著增強了地區文化軟實力,為建設科學發展、文明幸福的新臺江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力量。
一是大力推進文化事業建設,文化服務群眾能力不斷增強。區、街、居三級公共文化服務網絡覆蓋全區。十個街道綜合文化站建設全部完成。建成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青少年活動中心等一批特色鮮明、功能完備的公共文化基礎設施。群眾文化活動蓬勃開展。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以重大節慶日和傳統節日為契機,廣泛開展激情廣場大家唱、閩劇票友會、文明小戲進社區、書畫展覽、歌詠大賽等形式多樣的公益性、群眾性文化活動。180多支民間文藝隊伍常年活躍于社區文化陣地。文藝創作嶄露頭角。多項特色節目參加在全國及省市匯演并獲獎,有7件作品獲首屆茉莉花獎,且質量較高。文化遺產保護開發全面加強。“茶亭十番音樂”、“陳文龍民間信仰”、“閩江漁歌”、“老天華樂器”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推薦保護工作深入開展。成立十番音樂培訓基地、閩劇培訓實踐基地、“閩都文化傳承示范點”等,一批優秀的傳統文化得到較好傳承。成立文化稽查執法大隊,文化市場管理水平顯著提高。公共文化服務隊伍開始壯大。全民健身事業綜合發展,榮獲“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稱號。
二是大力推進文化產業發展,文化產業發展思路不斷明晰。積極融入福州市文化產業發展大局。成立了臺江區文化產業發展辦公室,編寫《臺江區文化產業普查匯總》,建立21大門類共1533家的文化產業目錄。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正有條不紊地推進。今年5月,兩岸合作建設的首個電子商務產業基地在我區正式開園。截至日前,已有來自兩岸的35家電子商務企業入駐該基地。今年8月,列入福州市文化產業重點項目的榕都318文化創意藝術街區被評為“福州市文化創意產業示范園”。同時,全力打好文化旅游牌。以濱江旅游為重點,依托得天獨厚的閩江流域和閩江公園,通過江上旅游開發,拓展日游、夜游線路和內涵,進一步提升“閩江觀光游”品牌,榮獲“福州市十佳旅游線路”稱號。
二、關于當前臺江區文化建設存在的突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