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江蒼霞:做好“商旅聯動”文章
臺江區蒼霞街道瀕臨閩江下游北岸,傳統商業貿易發達,濱江旅游資源獨具。近年來,街道立足街情、堅持做好“商旅聯動”文章,通過主動融入臺江區旅游、文化、休閑、商貿“四位一體”的大旅游文化發展格局,有力地加快濱江旅游文化產業建設,為街道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鮮活力和不竭動力。
一、蒼霞街道發展商貿旅游業的條件分析
旅游產業建設作為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帶動性強,關聯度高,輻射面廣,能有力地帶動地區經濟的發展。發展旅游產業越來越成為一個地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科學發展新跨越的強大動力和重要支撐。蒼霞街道轄區狹小,面積僅為1.07平方公里,土地資源有限,特別是工業用地、建設用地緊缺。結合傳統商貿的轉型升級,大力發展商貿旅游業非常切合街道實際。
1、區位優勢明顯。蒼霞街道地處臺江區西南部,東臨中亭街、“八一七”商貿中軸線、元洪城,這一帶商貿功能較為齊全、“一站式”購物中心分布廣泛,這些都為商貿旅游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資源條件和便利的配套設施。北接三捷河、下杭路,這一帶匯聚了臺江區大部分歷史文物古跡,具有存量豐富的旅游資源。南靠閩江,閩江最繁華的12公里岸線就在臺江,其中蒼霞街道沿江岸線就占全區18%,相對于轄區面積僅占全區面積6%的蒼霞來講,沿江的區位優勢更顯突出。建在江北防洪堤上的北江濱大道,既是沿江的交通線,又是守護全城的生命線,可以最好地體現福州“城在江邊,江在城中”的特色,為商貿旅游業的開發提供了發展空間和潛力。特別是2003年建成的全長5.5公里的閩江公園,從西至東分別是西河園、錦江園、金沙園、望龍園、繽紛園、華龍園、閩風園和閩水園等八個園區,風光旖旎、景色秀麗、各具特色,成為閩江兩岸最亮麗的風景線之一。沿江濱大道一線開發建設的一批高層樓宇,為旅游景色增添了絢麗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