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江區閩江北港駁岸整治一期工程先行先試段(水利部分)正式開工
閩江,是福州乃至福建人民的母親河,有“八百里水分咸淡,五千年天定玄黃”之說,不僅書寫著福州兩千多年的歷史,也構造了“門在水邊,水在門邊”的臺江“水陸雙贏”的地勢。為進一步凸顯母親河沿岸山水宜居的魅力,改變沿江岸線部分駁岸岸灘坍塌等嚴重影響城市濱江景觀的現狀,臺江區加快推進閩江北港駁岸整治一期工程先試先行段工作。12月14日,閩江北港駁岸整治一期工程先行先試段(水利部分)正式開工建設。
閩江北港駁岸整治一期工程先行先試段位于臺江區北江濱,東起鰲峰大橋,西至三縣洲大橋與閩水園相連接,岸線全長3.247公里(不含已建的濱江休閑廣場),總面積約6.7公頃。該項目概算投資1.276億元,其中駁岸工程6982萬元,岸上園林景觀工程4165萬元,夜景燈光工程1613萬元。
臺江區認真貫徹市委、市政府關于加快推進閩江北港綜合整治決策部署,圍繞“弘揚生態文明,共建綠色海西”的目標,深入推進閩江北港駁岸整治一期工程先行先試段項目。項目規劃設計以“兩江四岸”景觀規劃為指導,以“綠色、人文、休閑”江濱為主題,運用現代設計手法,在滿足防洪及休閑安全前提下,著重彰顯閩都文化底蘊,將其打造成集外灘生活、健身觀光、休閑旅游、都市景觀廊道、水上游覽航道和城市夜景景觀帶為一體的濱江景觀帶,進一步凸顯福州山水宜居城市的特色和魅力,擴大海峽西岸福州“金外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此前,先行先試段的沿線建筑清違、工程招投標等各項前期工作均已就緒,工程全面開工。
整個工程分為蒼霞段和二橋至三橋段。蒼霞段位于三縣洲大橋與解放大橋之間,閩江防洪堤外,東接濱江休閑廣場,西至閩水園,岸線長1.647公里,總面積約3.1公頃。該段設計以“綠色、人文、休閑”為主題,根據現有景觀、民俗文化及周邊配套設施分布情況,充分發掘利用現有的人文景觀及自然景觀,從解放大橋至三縣洲大橋段,沿線主要設置濱水休閑、名賢主題、龍舟閣文化、親水旅游休閑、地下航線遺址和民俗戲曲交流等六大主題景觀區。屆時將呈現瓊臺曉月、環榕廣場、天演閣、龍舟閣景觀、中國海事碼頭、主入口景觀、蒼霞晚照(懷舊時光)、地下航線遺址景觀、雕欄玉鼓景觀、閩俗閣景觀等34個景觀節點,凸顯臺江悠久的歷史文化和濃厚的閩俗文化底蘊,豐富濱江旅游休閑。
二橋至三橋段,地處臺江瀛洲街道閩江防洪堤外,東接金融街萬達廣場,西至元洪江濱,周邊為新興的高尚住宅區及金融街地塊,岸線長約1.6公里,總面積約3.6公頃。依據該段歷史特征與周邊片區發展功能定位,本段將分為碼頭文化景觀區,閩江文化景觀區,水、人與自然文化主題景觀區和健身休閑景觀區四大主題區。二橋邊碼頭區、碼頭文化景觀區、世貿外灘景觀、景觀塔、活動廣場、健身景觀區等34個景觀節點,將增強景觀場景的觀賞性與互動性,并結合夜景設計,為市民提供一個休閑、娛樂的好空間。
臺江區將以閩江北港駁岸整治一期工程建設為契機,進一步掀起“大干30天”、持續推進城市環境綜合整治的熱潮。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率推進,深度挖掘閩江的地域特色與優勢,為加快建設顯山露水、生態宜居的“綠城、花城、水城”和“美麗福州”做出臺江新的貢獻。 (圖為蒼霞晚照和龍舟閣景觀效果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