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江區深入開展 “我們的節日·端午”系列活動
龍舟競渡鬧傳統,粽葉飄香端午情。又是一年端午節,為繼承和發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臺江區深入開展“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系列活動,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宣傳和教育,著力打造民俗端午、魅力端午、濃情端午、文明端午,營造歡樂、喜慶、祥和的節日氣氛,豐富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道德講堂話傳統 端午民俗競魅力
包粽子、賽龍舟 、配香囊,依舊是每年端午節不變的情懷。但如今,在節日里走進家門口的道德講堂、民俗講堂,聆聽民俗專家介紹端午傳統文化,閑聊福州特有的端午習俗,分享粽子和香囊,重溫兒時的端午記憶……已經成為很多市民過端午的重要方式之一。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6月9日下午,在臺江區“我們的節日·端午”暨道德講堂主題實踐活動上,書聲朗朗,囊香四溢。活動中,臺江第三中心小學的師生通過共同觀看《屈原》視頻、誦讀《離騷》節選、聆聽民俗專家講述端午文化習俗,感悟傳統魅力。在活動的最后,孩子們通過親手學習制作端午節傳統吉祥物——香囊的驚喜與開心中將活動氛圍推向了高潮。在茶亭街道“南仙茶攤”道德講堂上,福州民俗專家方炳桂老先生和市民一起重溫福州傳統端午對聯——午時書文化,帶領大家用福州話學唱充滿濃濃端午氣息與濃重蝦油味的端午歌謠《采蓮歌》,為端午節日抹上了濃濃的福州味。節日期間,全區各類道德講堂結合端午文化開展活動100多場,成為傳播端午文化的重要載體之一。
一年一度端午至,又是龍舟飛渡時。從五月初一至初五,光明港上又是一派彩旗招展、鑼鼓喧天、龍舟競渡的熱鬧景象。來自臺江的近百名龍舟隊員參與到今年的端午友誼賽中,與來自各地的幾十支龍舟隊、數千名圍觀群眾、志愿者一起,把端午傳統活動氛圍推向了高潮。
端午期間,全區各社區紛紛開展各種形式的包粽子、做香囊、掛艾葉、點雄黃等傳統端午活動,讓傳統民俗走進千家萬戶,競展文化魅力。
愛心粽情送祝福 志愿服務添風采
五月五,端午情。一顆顆愛心粽、一串串香囊、一份份真情,為節日的臺江平添了鄰里的溫暖與文明的光芒。各街道社區、文明單位、中小學志愿者走進社區,一起把熱騰騰的愛心粽、慰問品等送進留守兒童、孤寡老人、貧困戶、空巢老人、殘疾人士家中,陪他們共度端午佳節,讓社會弱勢群體充分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情。
6月6日,鋪前社區志愿者與省職業技術學院學生志愿者一道為居民進行義診、健康咨詢和有關端午節的科普宣傳,從科學角度分析懸艾草、掛菖蒲、佩香囊、戴荷包、飲雄黃酒等端午傳統習俗,普及日常衛生保健知識,倡導健康生活,凈化社區環境。
節日期間,近千名文明交通志愿者走上街頭開展“不闖紅燈從我做起,做文明有禮的福州人”主題宣傳實踐活動,營造文明的節日秩序;食品衛生志愿者在端午期間深入開展衛生安全整治活動,有效保障了節日期間的食品衛生安全;網絡志愿者也紛紛結合端午活動開展網絡文明宣傳,大力宣傳傳統節日思想文化內涵,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
愛國教育抒情懷 核心價值潤心田
端午期間,臺江區中小學以“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系列活動為載體,不斷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宣傳和教育,著力引導未成年人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在濃厚的節日氛圍中傳播文明內涵,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抒發愛國主義情懷。
節日前后,各中小學校利用宣傳欄、廣播站、國旗下講話、校園網等載體,以專欄、講座、專題報道、專題片等形式,引導學生傳承文化傳統,爭做文明市民。其中,福州市第三十六中學開展以愛國名著、傳統經典為主要內容的中華經典誦讀活動,用心體驗端午節慶蘊涵的意義,進一步激發愛國愛鄉情懷,歌頌和諧盛世的熱潮;福州市第三十四中學結合“紅歌唱響校園”活動,在全校開展愛黨愛國的合唱比賽,進一步培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