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池—高橋西路拓寬改造預計上半年完成
昨日上午,隨著2臺拆樓機轟鳴聲響起,建成逾30年的高橋西路(現西洋路)市農業大樓正式完成歷史使命,為斗池—高橋西路(現西洋路)拓寬改造項目及宜居環境建設“讓道”。該辦公樓及其附屬樓拆除后的地塊將用于道路拓寬及綠化建設,拆除時間約1個月。
據市拆遷工程處工作人員介紹,市農業大樓原是市委農辦、市農業局、市水利局、市海洋與漁業執法支隊、市移民局等5家單位的辦公地點,“原本只是計劃拆除沿街店面2000多平方米的面積,但為了配合宜居環境建設,決定對大樓也進行拆除”。拆除的大樓及其附屬樓面積共8300平方米,占地面積約3200平方米,采取機械及人工施工相結合的方式。“拆除后將移交給道路建設及園林部門,施工工期約2個月,盡量不封路,減少對市民造成的影響。”市拆遷工程處工作人員說。
2010年12月底,斗池—高橋西路(現西洋路)拓寬改造項目動工。斗池路依次與工業路、二環路、白馬路相交,東段(白馬路至二環路)長580米,西段(二環路至工業路)長680米,是福州城區一條重要的東西向城市支路。西洋路起于白馬路,與加洋路、仁德路相連,全長530米。該項目將斗池路與西洋路統一拓寬成24米寬的城市一級次干道,雙向設4車道,機動車道和非機動車道共寬15米,道路兩側還將修建各寬4.5米的人行道。去年6月,斗池路西段主線通車,使二環路與工業路間又多了一條便捷通道。而受拆遷進度的影響,東段道路建設于去年年底才正常施工。
據施工方介紹,現在斗池路東段的雨水管道及通信管網施工均已完成,目前正在進行路基施工,一切有序進行,西洋路上的各項建設也在穩步推進,整個改造項目預計上半年可完成施工。屆時,將大大減輕烏山西路、工業路、二環路、白馬路等周邊道路的交通壓力,上浦路和工業路高峰期的擁堵狀況也有望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