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育并舉激活力 “四大工程”聚人才
臺江區緊緊圍繞優先發展、柔性引才、服務留才、平臺聚才,大力推進人才“四大工程”建設,做優引才聚才留才環境,為加快建設科學發展、文明幸福的新臺江提供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持。
一是樹立人才優先意識,實施黨管人才工程。
堅持用戰略眼光看待人才工作,牢固樹立人才工作優先部署、人才發展優先規劃、人才投入優先保證、人才資本優先積累、人才資源優先開發“五個優先”新思維。成立了區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將與人才工作密切相關的24個區直部門納入成員單位,建立完善工作例會、集體決策、分工負責、工作安排、信息通報、督查考核、研究咨詢、溝通聯絡、宣傳協調9項人才工作制度,形成了“區委統一領導、組織部門牽頭抓總、成員單位各司其職、相關部門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組織機制。
二是創新柔性引才模式,實施人才引進工程。
強化引才政策吸引力,以《臺江區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為核心,出臺了《臺江區優秀人才選拔管理辦法》、《福州市臺江區引進高層次優秀人才獎勵暫行辦法》、《臺江區科技計劃項目實施辦法》等配套制度,草擬了《臺江區入選國家“千人計劃”、“萬人計劃”和省“海納百川”計劃高層次人才配套獎金發放暫行辦法》初稿,形成了臺江區人才政策體系,從組織領導、制度保障、服務配套等方面全面加強黨管人才制度建設,為人才和企業提供融資擔保、稅費優惠、獎勵資助、生活待遇等政策支持。兩年來,安排配套經費500多萬元,用于獎勵省、市科技進步獎項目完成人、獲得國家授權專利的發明人、“百千萬”入選人才、區優秀人才等,支持科技人才繼續開展研發活動。
三是強化人才服務力度,實施人才培育工程。
突出高層次人才培育工作,積極做好高層次人才摸底、跟蹤、聯絡、服務工作,先后依托一丁芯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百仕韋醫用高分子股份有限公司、依圖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福建鼎天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向“百千萬”計劃推薦李景虎、黃果池、吳國強等博士,其中,2013年李景虎團隊成功入選福建省“百人計劃”創新創業團隊,黃果池、陳永曦、吳國強先后入圍國家“千人”、“萬人”、省“百人”計劃答辯環節。在全市五城區中率先開展區優秀人才評選表彰工作,經推薦、審核、征求意見、考察、公示、常委會研究等環節,評選出臺江區首屆優秀人才24名,每人發放獎金一萬元。突出社工人才培育工作,以臺江區被國家民政部列為第二批社工人才隊伍建設試點單位為契機,實施“社會工作人才素質提升工程”,重點探索居家養老、司法矯正、青少年社會事務等社工人才隊伍建設,支持、鼓勵社會工作者參加職業水平考試,截止目前,我區已取得社會工作師資格證書35人,取得助理社會工作師資格證書73人,全區居家養老和青少年社會事務工作走在全省、全市前列,2014年,鯤鵬青少年事務服務中心劉安娟同志成功入選全國首批社會工作領軍人才、省優秀社會工作專業人才。
四是搭建創新創業平臺,實施人才發展工程。
持續深化海峽電子商務基地、專家工作站、高新技術企業等科技創新孵化平臺建設,打造人才創新創業優質軟環境。作為全國首批、福建省唯一的“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基地”,我區創新海峽電子商務基地運作模式,發揮基地孵化效應,突出“育成服務”,為人才集聚企業提供培訓輔導、中介咨詢、融資擔保等服務,出臺《海峽電子商務產業基地入駐企業優惠政策》,每年安排近400萬專項資金作為企業租金補貼,給予入駐企業辦公租金相當于市場價近30%的優惠,為企業壯大、人才發展提供良好平臺,為實現“以企業聚人才、以人才促企業”良性循環效應提供環境保障。盤活區內資源,統一租賃、改造閑置廠房、倉庫,興辦電子商務樓宇經濟,將“中央第五街” 近5萬平方米空置辦公樓作為基地一期的“電商樓宇拓展工程”,制定出臺《“中央第五街”海峽電子商務產業基地入駐考核標準》,全面啟動招商工作,有效緩解了海峽電子商務基地二期建成前的電商企業落戶問題。同時,加快專家工作站等引才平臺申報工作,引導企業加強人才育、留力度,完善企業人才激勵機制,探索通過實行期權制、技術入股、年薪制等方式,提高對人才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