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老上下杭
午后,40多歲的林秋娟坐在上杭路229號的照相店里,看著門前人來人往。房屋征收啟動后,一直沉寂的上下杭,在這個國慶長假熱鬧起來。
數碼時代,照相店生意已大不如前,但老街坊還是喜歡來她店里拍照。這幾天,一些老人趕在搬離前,到她的店里拍老人照。多數時候,照相店是冷清的。看看電視,和街坊聊聊家常,日復一日,林秋娟已經習慣這般安靜的生活。
習慣安靜的還有上下杭。這里的老屋門口,總會有幾條凳子,老人們坐在凳子上,曬著從瓦片間隙落下的陽光,吹著在巷子里游走的風。若不是改造,街巷內少有外人,這讓人誤以為時間巨人在這里停下腳步。只有路過那些當年門庭若市,而今墻壁斑駁的商號時,才回過神來,原來時間巨人從未停步。
62歲的楊傳玉生長在上下杭,在她的童年,下杭路的咸康藥行仍有營業。“以前小孩子沒什么吃的,運藥草的車來了,我們還會去偷甘草吃,雖然是藥,但很甜。”童年記憶充滿樂趣,楊傳玉說話時,眼睛里泛著光。
過去已成回憶,現在也終將成為過去。站在高處,低矮房屋毗連的上下杭,在高樓大廈林立的城市里顯得其貌不揚。但這里曾是閩商發祥地之一,演繹過商界傳奇。繁華落盡,上下杭重歸平凡,默默保存著福州城的舊時記憶。告別之際,人們爭相帶著相機,在歷史與現實交融的時空里,記錄不可復制的市井生活。
老林住在上杭路102號,這座老宅里住了30多戶人家。老林一家四口擠在一間16平方米的房間里,過了40多年。上下杭的物質生活“骨感”,鄰里間的情感卻“豐滿”。老林說,一次他半夜生病,是鄰居們護送他去了醫院。“以后搬家了,可能就不會有這樣的鄰里情了。”
要搬遷了,離別的氣息,彌漫在上下杭的每個角落。白天,一輛輛車載著家具駛離上下杭。子女們陸續趕了回來,和留守的老人們在老宅前拍下全家福。
再見!上下杭的舊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