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杭房屋征收昨起簽約
昨天是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用地項目國有土地上的房屋征收協議簽訂的第一天,逾200戶居民順利地簽訂了協議(如圖)。他們紛紛表示,此次房屋征收政策以人為本,作為“老福州人”,他們將全力支持城市建設。
此次上下杭房屋征收面積約40萬平方米,涉及住戶4076戶,征收補償采取貨幣補償和產權調換兩種方式,簽約時間到明年1月15日截止。被征收人在今年12月28日前簽訂協議并搬遷完畢的,于次日抽取選房順序號碼;12月29日起簽訂協議并搬遷完畢的,將憑搬遷順序號直接領取選房順序號。
不少居民首日排隊等待簽約
昨日8點多,記者在臺江區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建設現場指揮部看到,不少居民都在排隊等待簽約。現年95歲的王先生簽約完激動地說:“征收政策很難得,雖然對老宅有不舍,但還是非常開心。”王先生家的祖宅位于里進巷,屬于私房,已有100多年歷史。他簽約時選擇了貨幣安置方式,89平方米左右的老房子獲得了170多萬元的補償款。
江先生簽約時選擇的則是產權調換方式。他看中了上海新苑的現房,選擇了75平方米的房型。他說過:“產權調換后,不僅能改善居住環境,還能退給我1萬多元,挺劃算的。”
記者注意到,簽約第一天,因不了解具體補償政策,攜家帶口的居民有不少,有人負責簽字,有人為補償費用把關……
楊女士家的老房子也在征收范圍內。昨天,楊女士與家人來到指揮部簽約。她告訴記者,老房子的建筑面積有30多平方米,因為現在有地方居住,她選擇了首山麗景90平方米的期房。
記者還了解到,考慮到被征收戶老人多的特點,簽約現場還安排了衛生員,方便及時救助。
征收工作者經常加班加點
在指揮部現場,還有一群人也備受關注。他們就是征收房屋的工作者。據了解,上下杭房屋征收工作順利開展,跟他們耐心細致地宣傳政策、苦口婆心地化解矛盾密切相關。
林榕是蒼霞街道一名社區工作者。昨日8點不到,她就到達現場,為等待簽協議的居民提供服務。居民不了解房屋征收政策、簽約流程等,她耐心講解;居民忘記簽約時間,她及時打電話通知……
“為了清算征收戶的裝修賠償費用,以便首日有需求的征收戶能正常簽訂協議,我9日加班到晚上近11點。”林榕說,對這樣的加班加點,她已經習慣了。因征收工作任務重、時間緊,1個多月來,所有房屋征收工作者都深入居民家中,為群眾講道理講政策,了解他們的合理訴求,認真搜集群眾的意見,并逐一登記在冊,并經綜合分析、研究后,逐個擬定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