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將要搬遷的居民站在密密麻麻的“被征收人花名冊及狀況分布欄”前查看自家的房屋情況。
|
|
 |
俯瞰上下杭,這一片片并不華麗的黑灰色瓦頂下,曾各自擁有業已塵封的輝煌歷史。
|
|
 |
“幾張桌子就是幾戶人家。”——上下杭大雜院里一般都住著好幾戶人家,幾家人常常同在一個飯廳或天井中吃飯。
|
|
 |
這座中西合璧的大宅院是有著100多年歷史的“元亨藥行”,將作為保護建筑進行修繕維護。程先生只在一歲的時候住過,此次從美國回鄉,除了和還住在老房子的幾位親戚敘敘舊,就是拍些照片給身在浙江的老母親看看曾經居住過的地方。
|
|
 |
世世代代住在百年老宅的王奶奶,兒子一家在單位附近另有房子,這個房間一般只有王奶奶和她養的小狗居住。對王奶奶來說,新房子是年輕人的事,已經習慣住在老宅的她并不愿意大動干戈地搬家。
|
|
 |
福州的幾位大學生這段時間一直在拍攝上下杭的紀錄片,這一天來到了沈阿姨家。62歲的沈阿姨每天下午3點到5點在上杭路隆平路口銷售自己煮的花生漿和茶葉蛋,在這一帶小有名氣。
|
|
 |
面臨搬遷,上下杭街區到處可見中介經紀人立著各種房源信息的牌子在路邊攬客。安置房坐落于福州的各個角落,有些居民還是希望在上下杭附近買房子。
|
|
百年前,這里是福州最繁華的商務中心區;隨著時代的變遷,這里原來多元的人口與活動方式開始趨于單一,基礎設施建設落后,街區逐漸衰敗……
1 0月10日,福州正式啟動了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房屋征收簽約,作為福州近日來最熱點話題之一,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舊屋區改造項目開始進入實質性操作階段。往常沉靜的上下杭變得門庭若市。忙亂而有些興奮的居民、家家戶戶奔走的拆遷辦工作人員、抓著相機的游客和記者、房產中介、舊家具回收的車子……如同許多類似的舊城改造過程一樣,這里形成了不小的“圍城”效應。
上下杭數千戶家庭的集體性大規模遷徙,是個人的,是家庭的,也是社會的。歷史文化街區的“歷史”,不僅是那些不能遷徙的歷史建筑,還是這里形形色色生活著的居民,他們的記憶、他們的生活方式就是活態的、正在遷徙的歷史。作為福州大型歷史文化街區改造項目,上下杭在修護改造過程中,比維護歷史建筑等硬件設施難得多的,是對活態的文化遺產的保護,是如何做到為城市保留一部正在并將一直講述下去的活史詩,讓我們的后代能夠有根可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