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勞模因傷終日臥床 妻子每天跪著給丈夫喂飯
|
||
|
今年45歲的胡漢松,曾是物流公司的一名員工。在公司上班時,無論貨物多少,他總能對貨物的存放位置記得清清楚楚。2003年,他獲得了“福州市勞動模范”的稱號。
評上后不久,他辭去了原來的工作,在當小區衛生工時,盡職盡責,受到了大家的尊重。
2012年,他又重新選擇物流行業,原本以為會干到退休,但2013年的一次意外工傷徹底改變了他的生活。由于貨物的重壓導致他頸椎受損,如今的他半身癱瘓,每天吃喝拉撒都在床上,永久失去了勞動能力。
自從胡漢松出事之后,家里所有的重擔都落在了妻子王祖仙的身上,這位從外地來的農村婦女面對突然倒下的丈夫,沒有任何怨言,悉心地護理著自己的丈夫。
昨日,東南快報記者在福州市臺江區光明世家3號樓底層見到了這對夫婦。
貨物多 他上前搭把手出意外
在一間不足三十平方米的房間里擺放著兩張簡易床、一張不大的簡易餐桌、一張輪椅、兩部已經殘缺的電風扇,這便是胡漢松家的全部。
1997年,胡漢松從老家安徽來到了福建,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物流公司做搬運工。每天他總是第一個到單位,最晚一個下班。每天將數不清的貨物搬上車,再將運達的貨物卸下車。由于積極肯干,很快胡漢松就成了搬運組的班長。“當時,不管貨物有多少,我總是能記住每樣物品擺放著的位置,來提貨的顧客總喜歡找我。”提起之前的日子,胡漢松臉上露出了一絲微笑。
2003年,由于工作表現突出,胡漢松被授予“福州市勞動模范”的稱號。后來,由于種種原因,胡漢松辭去了原本的工作,當起了社區的衛生工。
“我們很多業主都認識他,每天他很早就起來打掃了。下雨時,落葉、‘牛皮癬’貼在地上,他甚至用手摳起來,這樣的人很難得啊!”小區里的陳大爺這樣評價他。
為了養家,2012年,胡漢松換了一家公司,重新回到物流行業。原本以為會一直干到退休的胡漢松,萬萬沒想到,2013年10月2號,不幸的事發生了。
那天,胡漢松照常到物流公司上班。由于當天貨物數量多,搬運工人少,本來從事貨物檢驗的他便上前搭把手,可他萬萬沒想到,就是這一扶,讓他這一生都改變了。
當時一貨物從車上滑了下來,近二十斤的重量瞬間砸在了胡漢松的頸椎上,他當場暈了過去。經過近7個小時的手術,他的命是保住了,但從此再也站不起來,永久失去了勞動能力,被認定為一級工傷。事后,物流公司雖然有賠償,但除去每月應繳納醫保以及醫藥費,兩夫妻的生活還是很拮據。
妻子每天跪著喂飯 他們最大的愿望是回老家
胡漢松的大兒子已成家,小兒子剛畢業不久,還沒有固定的工作。自從胡漢松受傷后,家里的重擔全落在了妻子王竹仙的身上。沒啥文化的她,只能在小區里做衛生工,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每月只有1300多元的工資,偶爾在小區里撿些紙皮賣了補貼家用。
盡管生活如此艱難,但王竹仙從未抱怨過。每天早上,王竹仙總是耐心地給胡漢松擦臉,穿衣,處理大小便。
對于王竹仙來說,最困難的是給胡漢松喂飯。由于傷到了頸椎,胡漢松的頸椎到現在還有鋼板和十根的鋼釘,頭根本無法抬起來。
王大姐只能自己跪在床邊,一勺一勺地喂著。很多時候,喂進嘴里的粥或者湯都會流出來,王大姐就用毛巾一遍遍地擦。有時光是喂飯,她就得跪在床邊近一個小時,膝蓋疼得都站不起來。
臥床不起的胡漢松,每次看到妻子這樣總是很心疼:“每天幫我喂完飯,她都得在地上坐好一會兒。我擔心再這樣下去她會得關節炎。”
即便如此,王竹仙還是細心地照料著。天氣好時,她總把丈夫抱到輪椅上,推著他去小區里逛一逛,“我想,推著他出去逛一逛,他的心情或許能好點。”
如今,胡漢松和妻子最大的愿望是能回到老家。“要是回家了,家里有親戚可以幫幫忙,她也不至于這么累。”胡漢松說,以目前家里的經濟情況,回老家實在很困難。
如果你有被這樣的家庭所感動,請你伸出援手,幫幫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