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歲母親需少吃多餐 八旬女兒一天煮七頓飯
荸薺、花生、紅棗、桂圓、紅糖……昨天,79歲的曾德金老人一早起來就在廚房里忙著煮拗九粥。沒多久,她的兒女們也提著各自煮的粥上門看望,香濃的粥香在家里彌漫開來。
曾德金年近8旬,為什么還要自己煮拗九粥?“這是煮給我媽的,她今年105歲了。”說起自己仍然健在的百歲母親,曾奶奶滿臉幸福。而她所住的雁塔社區,幾乎人人都知道這個四世同堂的和睦家庭;近八旬女兒照顧百歲母親的故事,更是在鄰里間傳為佳話。
曾德金的母親叫鄒梅貴,1963年從長樂老家來到福州,與女兒、女婿一同生活了50多年。昨天記者在他們家看到,105歲高齡的鄒奶奶正靠在床上看電視,滿頭銀發但是精神很好。“我媽就我這么一個女兒,一輩子很不容易。”曾德金告訴記者,父親在自己出生不久就去印尼打工,之后因為一些原因再沒回來過,“母親靠著紡紗獨自把我養大,之后又來到福州幫忙照顧我的兒女、孫輩。有媽的孩子像塊寶,我到現在還這么覺得。”曾德金說,母親為自己操勞一生,讓她安度晚年成了自己最大的心愿。
1987年,曾德金退休,此后全心照顧母親,28年來很少出門。“我媽年紀大了胃口小了,要少吃多餐。”曾德金說,這么多年她已經養成一天煮六七頓飯的習慣,一般是早上5點起床,先煮一碗糖水蛋;8點多,喂母親吃一些稀飯;10點半,煮好面條;中午1點多,一定給母親倒上一小杯地瓜粥,當然,之前得先喂母親吃點牛奶粥墊墊肚子……幾乎每隔兩個小時,曾德金就得給母親煮一次飯,一直忙到晚上8點,老人吃完點心去休息,曾德金才空下來。
在曾德金28年的悉心照顧下,鄒梅貴雖然年歲漸長,但身體狀況一直不錯。沒有“三高”、愛說愛笑,還可以在門外的平臺走動,難怪曾德金的老伴林道銘笑著說:“我岳母的體檢結果比我們還好”。
“沒有‘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現在還能有母親陪在身邊,我覺得很幸福。”曾德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