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張婚紗照 見證60年跌宕情路
![]() |
兩人1948年拍攝的婚紗照![]() |
“給你一張過去的CD,聽聽那時我們的愛情”,這是電影《將愛》主題曲《因為愛情》里的一句歌詞。在福州臺江83歲的劉寶珠老人家里,也有一件愛情信物——她與丈夫陸宜燮(xiè)1948年拍攝的西式婚紗照。再過幾天,就是老伴去世7周年祭日,劉寶珠老人希望辦一場照片展,給大家看看夫妻倆的老照片,講講他們半世紀的愛情。
16歲那年的婚禮 她記憶猶新
劉寶珠老人住在臺江貿(mào)發(fā)新村,昨天一早,她又拿出了自己與丈夫1948年拍攝的西式婚紗照,回憶起67年前的那場婚禮。
劉老說,在結(jié)婚前,自己與丈夫未曾謀面,只知道對方家里的生意做得很大。1948年4月18日,雙方辦了一場當時少有的西式婚禮。拍攝的結(jié)婚照上,夫妻倆的表情都有些緊張。
劉老回憶說,那時福州已有新人在教堂舉辦婚禮。“我們也嘗試了,我披婚紗,戴花冠,手捧玫瑰花。
他穿皮鞋,打領(lǐng)結(jié),穿著西裝。”劉老說,那是自己第一次接觸到婚紗,試穿時由于太激動,好幾次都套不上去,“那時可沒現(xiàn)在這么開放,婚紗也是全包式的,穿在身上很熱”。
這場西式婚禮,小汽車取代了花轎,婚禮在教堂舉行。劉老說,那時自己才16歲,還不太明白結(jié)婚意味著什么,不過關(guān)系到終身大事,內(nèi)心難免激動,婚后每次看照片,都會覺得那是她這輩子最值得回憶的時光。
夫家生意失敗 兩口子一起做工養(yǎng)家
婚后不到一年,劉寶珠衣食無憂的日子就結(jié)束了,由于夫家生意失敗,一家人不僅要搬離大宅,還欠下不少債務。
為了生存,當時26歲的丈夫,很快就顧不上失落,帶上嬌妻干起了修公路的活。“我們不會技術(shù),做的都是最苦最累的事情,搬石頭、挑沙子”。兩人之前都沒吃過什么苦,剛開始弄得全身都是傷,但為了有口飯吃,夫妻倆都忍了。
解放后,丈夫?qū)W了手藝,開了個補鞋攤,之后進廠當了鍋爐工。劉老則進了機械廠當學徒,由于大女兒生病,加上先后生了四個孩子,從1965年開始,她當起了專職主婦。
為賺錢養(yǎng)家,丈夫還到碼頭上兼職,當苦力扛貨。即便如此,一家六口人還是經(jīng)常有上頓沒下頓。劉老說,雖然跟著丈夫吃了大半輩子苦,但她從未抱怨。
辦一場照片展 既是懷念也是分享
苦日子一直到了上世紀80年代才有好轉(zhuǎn):孩子們慢慢開始獨立生活,劉寶珠也可以偶爾出去打點零工,雖談不上富裕,但溫飽已不用發(fā)愁。
2000年時,兩人還特意重新拍攝了一組婚紗照,這還是他們結(jié)婚后第一次花錢照相。這組婚紗照,加上1948年的新婚照,成為老兩口僅存的少數(shù)合影。
再過幾天,就是老伴去世7周年祭日。劉老希望辦一場照片展,給大家看看她與丈夫的這些合照,既是懷念,也是希望通過照片展,與更多人分享她對婚姻的看法。
“婚姻首先是責任,不能因為他的家境不好了,就拋棄。”劉老說,婚后這么多年,自己看過太多分離的事,年輕人對離婚已習以為常,但婚姻說到底是相守,“我和丈夫的一生,吃過很多苦,但一路相互扶持,不輕易說放棄。”對于相處之道,劉老說,丈夫的脾氣比較急,自己一般情況下選擇忍讓,“他發(fā)脾氣時,我就出去走走,再大的事,總能協(xié)商解決,但是吵架只會把小事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