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議理曬評 架起連心橋 臺江“五事”工作法構建服務群眾新模式
今年是市委、市政府確定的以大力弘揚“馬上就辦、真抓實干”精神為主題的“作風建設年”。臺江區以此為契機,把加強社區服務作為一個重要突破口,在持續深入推進“135”社區黨建工作模式的過程中,積極探索創立“五事”工作法,通過聽群眾說事、讓群眾議事、幫群眾理事、向群眾曬事、邀群眾評事,鼓勵引導群眾主動參與社區自治,推動社區組織不斷改進作風,提高履職盡責能力,全力構建緊密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社區工作新模式。
每月15日前后,茶亭街道洋頭口社區居委會辦公室總是很熱鬧,居民圍著桌子和工作人員熱烈討論著,場面火爆時甚至還會發生爭吵。這是社區組織的每月議事會,形式雖然不一,相同的是,來時居民往往滿腹委屈,走時,大多雨過天晴,轉憂為喜。
2014年年初,茶亭國際寫字樓頻發車輛被盜案。每隔幾天,就有員工發現電動車不翼而飛。茶亭安防隊長杜曉輝統計了一下,去年平均每個月要丟失幾十輛電動車,有時一天就被偷去七八輛。樓下空地不是正規停車場,頂多容納100多輛車,多余的車輛經常“溢”到群眾路上。更要命的是,沒有看車人的車場成了小偷眼里的“肥肉”。便衣警察出動多次,也擋不住小偷貪婪的“三只手”。
眼看電動車丟失了上百輛后,業主坐不住了,直接找上洋頭口社區居委會。社區主任郭穎煜隨后召開議事會,將茶亭國際業主、安保人員、社區干部、段警都召集起來商討對策。會議決定,由社區出面,與派出所、城管部門溝通,要求合理設置停車場,同時出面聘請2個看車人,確保車輛停放安全,維持路面秩序。
今年5月,群眾路修好了,停車場也正式獲批,容納能力擴大到接近200輛。近半年來,安保隊只接到一起車輛丟失案件。員工也放心了。“社區的議事會很好,很及時,幫我們解決了大難題!”杜曉輝說。
議事會是洋頭口社區探索踐行“五事”工作法的成果之一,通過科學組建、定期議事、規范運作建立健全社區居民議事會制度,對社區景觀改造、保潔綠化、道路整修、“兩違”整治等關系居民切身利益的事務,召開社區居民代表“協調會”,邀請社區居民參與協商討論、陳述觀點、進行表決,讓社區居民當好“主人翁”。
河口小區4座的張先生這一段時間很苦惱。他的樓內住著一個60多歲的精神病人,今年她的病情加重了。居民經過小區大門,經常會從頭上突然飛下一個玻璃瓶、幾塊撬起的木地板。居民既苦惱又同情。聽到群眾的反映后,郭穎煜主任聯系到她的家人,勸說將其送到精神病院醫治。取得家人理解后,她又通過綜治部門將其送到福州市精神病院,同時幫她申請每年5000元的醫藥補助。
“她病了10多年,大家同情她,嘴上都不說,但這樣下去,說不定哪天就真出事了?!睆埾壬f,社區幫忙做了一件好事。
郭穎煜介紹,社區推行限時辦結的“理事”制度,依托社區網格化管理平臺,推行“有事您動嘴、辦事我跑腿”的社區便民模式,工作人員主動上門收取材料,辦結后將結果送到群眾家中,這項服務一推出,便贏得群眾交口稱贊。
在臺江區,“五事”工作法也在各個社區推廣。居民有什么煩心不平事,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求助議事會,通過民主監督、陽光評議,群眾和社區工作者之間架起連心橋。社區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也提高了。走入居委會的辦事大廳,工作人員都會主動相迎,詢問要辦理事項。
通過議事會解決煩惱的張先生感受最深,“現在的社區工作者素質高,會辦事,水平高!”他邊說邊豎起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