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批復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
日前,省政府批復了《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根據規劃,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將打造具有中西合璧建筑文化特色和閩商文化特色的歷史文化街區。
規劃劃定了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的核心保護區、建設控制地帶和環境協調區。其中,核心保護區面積23.54公頃,建設控制地帶面積8.19公頃,環境協調區面積31.9公頃。
根據規劃,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范圍為北至延平路、學軍路,南至中平路、中平花園1號樓南側、后洋里、合春弄,西至白馬南路、隆平路,東至高頂路、三通路,面積為31.73公頃。省政府在批復規劃時,要求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要堅持“保護為主、合理利用、改善環境、有效管理”,打造以商業、居住、旅游、文化等復合功能為主,具有中西合璧建筑文化特色和閩商文化特色的歷史文化街區。
批復要求嚴格保護街區的整體空間格局和歷史風貌,尤其是以上杭路、下杭路為主干的“魚骨狀”街巷和與三捷河緊密依存的特色傳統街區。核心保護區范圍內重點保持街區傳統空間形態及建筑格局,保護好上杭路、下杭路等主干街巷與傳統支巷組成的街區格局,以及商住復合的傳統街巷立面空間。建設控制地帶內要恢復三捷河沿岸特有的濱水空間形態,新建、改建、擴建建筑的高度、體量、飾面材料以及色彩等方面必須與傳統建筑風貌相協調,以取得與核心保護區之間合適的建筑風貌過渡。對不符合要求的現狀建筑要加以整治,以保持整體建筑風貌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