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宏偉:黨員就要做出榜樣給群眾看
入黨,是神圣而崇高的。“我為什么入黨”這個問題,是每名共產黨員終其一生的靈魂叩問和內心自省。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在我市“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廣泛深入開展之際,本報從今日起開設《兩學一做·我為什么入黨》專欄,邀請我市各地不同時代、各行各業的黨員代表,回顧自己的入黨經歷,講述入黨的動因和感受,引導廣大黨員增強黨性觀念、堅定理想信念。敬請關注。
人物名片
錢宏偉,男,安徽濉溪縣人,1976年7月生,1997年入黨,現任臺江區紀檢監察局派駐區黨工委直屬臺江區房地產開發公司監察室副主任。部隊服役期間,開始助學助困。轉業后,仍堅持在業余時間投身公益事業,并帶動組織公司員工和志愿者獻愛心。先后獲得中華慈善楷模獎、首屆八閩慈善獎、省新長征突擊手、感動福建十大人物、福州市道德模范等榮譽稱號。■錢宏偉/口述記者莫思予/整理
我是在部隊入黨的。說到入黨,要從我的舅舅林秀海講起。他是原第三野戰軍老戰士,也是一名黨員。小時候,他時常向我講述解放戰爭時期,戰士們如何浴血奮戰,黨員們如何深入群眾的故事。舅舅身著軍裝的威武形象讓我心生崇敬,但什么是中國共產黨員依然讓我好奇。
1994年12月13日,我如愿以償成為一名人民解放軍空軍戰士。從入伍第一天起,我就學習了我黨我軍的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當時,部隊每年都開展“學雷鋒、做好事”系列活動,也就在那時,我堅定了要入黨的信念,也決心“一輩子做好事做好人”。有一天,我在《中國青年報》上看到一篇希望工程“1+1”助學活動的新聞報道。想到我曾因貧困而輟學,此情此景感同身受。于是從1995年4月開始,我從每月38元津貼里省出15元、20元、25元,用于資助希望工程。當時有人不理解,說這點錢能干什么?說白了連買一盒煙都不夠。但我明白一個道理:積少成多,只要堅持,就能幫更多人圓夢。
1996年6月,當黨支部貼出入黨申請公告的第一時間,我就向老黨員請教,連夜閱讀資料,懷著激動的心情寫起了入黨申請書。1997年5月,部隊在龍巖某地組建了新連隊,需要抽調人員。山區條件艱苦,大家都不愿意去。而剛成為預備黨員的我,想著要干出一番成績,二話沒說就服從組織安排上路了。
部隊重“德”,1998年4月,我經組織批準,成為一名正式黨員。到今天,那份入黨帶來的激動和自豪感,我依然記憶深刻。我認為,黨員就是要做出榜樣給群眾看。入黨后,我更加刻苦鍛煉、踏實工作,軍事考核各項成績還拿過全連第一,受到連隊黨支部通報表揚與嘉獎,榮立個人二等功1次、個人三等功3次。
從戎18載教會我做人、做事和感恩。2012年我轉業落戶福州臺江區,有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回報社會。
只有轉業的軍人,沒有轉業的黨員。無論是在部隊還是地方,我都忘不了組織的教導。2013年12月,我自掏腰包1萬元,福州市慈善總會破格批準我建立“錢宏偉慈善救助基金”,由此集結了更多的愛心人士。
有人提出疑問,你這條路還能堅持多久?我的回答是:只要我的心跳還在,我就會盡我所能。幫助需要我們幫助的人,不必等到腰纏萬貫,哪怕是綿薄之力,也會給他人帶來溫暖。
李明(化名)是我資助的對象之一,大學期間不負眾望,擔任了學生會主席,成為了一名黨員。幾年前,他從福州大學畢業后,作為選調生在長樂市就職。讓我感到欣慰的是,他工作之余,也發動身邊的人,一起積極參與慈善事業,并在長樂舉辦道德講堂。如今,我也經常利用周末參加他的愛心活動。
助學幫困是快樂的。下周高考結束后,我們的團隊就要深入社區收集困難學生的資料,以便對接愛心人士捐款捐物。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要堅定自己的信念,帶動更多的人把愛心傳遞下去,讓社會成為愛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