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江鋪前社區黨員深入基層排憂解難
本報訊 臺江第三中心小學門前的鋪前頂路上,每日都有不少學生和家長被墻上生動活潑的“兩學一做”漫畫吸引。這條長30余米的黨建文化長廊是臺江區洋中街道鋪前社區為擴大宣傳、營造氛圍所打造的,也是臺江區扎實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打造服務型社區的一個特寫。
為夯實“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組織基礎,圍繞“不遺漏一個支部、不遺漏一名黨員”的目標,鋪前社區下大力氣開展組織關系排查。2013年,原鋪前社區和原橫街社區合并,造成部分黨員信息缺失。工作人員對著臺賬逐個走訪、電話核實修正,但已經搬家的王阿姨與卓先生怎么也聯系不上。社區黨委書記劉巾棋與工作人員并沒有放棄,一有時間就四處打聽,根據線索到實地走訪。終于在今年3月打通了這兩名失聯黨員的電話?!拔医K于找到黨組織了!”電話另一頭的王阿姨很是興奮。卓先生“回歸”后,也未缺席過此次“兩學一做”學習教育。
鋪前社區在外經商的黨員多,流動性強,很難湊到一起學習。為此,社區黨組織特別成立了幫學領導小組,通過QQ、微信等方式,應用互聯網開展黨建工作。早在3月份,該社區就組織黨員登錄福州“黨員e家”平臺參加網絡學習、知識競賽,為“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提前預熱。
“學”是基礎,“做”是關鍵。昨日下午,一名來到鋪前社區工作服務站辦事的阿姨在窗口評價器上按下了“十分滿意”的按鍵,對工作人員的服務作出評價。服務站里,每名工作人員崗位前都增設了滿意度評價器,主動接受群眾監督。服務站外,社區黨員深入基層,為居民排憂解難。八一七中路789號(原橫街80號新村)是無物業小區,1號樓在不久前出現水管破裂,污水橫流的現象。隨著天氣越來越熱,污水流經的路面長出了青苔,散發著難聞的味道。社區黨員一邊安排保潔員每日清掃,一邊入戶調解,還多次找施工單位進行估價。終于在本月6日收齊資金,動工維修。
社區里不少黨員是“兩學一做”的榜樣,張廷蘭就是其中一位。安南路靠近福州八中一側的人行道上有一片茂盛的三角梅,5年來,人們時常能看到張廷蘭踩著椅子,修剪三角梅的枝葉。經過修剪的三角梅扮靚了道路,美化了環境。
臺江堅持把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作為加強自身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將4月定為“嚴肅換屆紀律,保證換屆風清氣正”主題黨月,將5月定為“黨員先鋒行”主題黨月,開展了一系列主題活動。本月是臺江區“黨員讀書活動月”主題黨月,黨員干部通過好書評選、圖書捐贈、撰寫讀書心得等活動,進一步豐富讀書活動形式。同時,該區充分運用“五事工作法”“三必訪”“五心服務”“社區黨建網格化”等有效載體,幫助群眾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促使廣大黨員干部增強服務意識,在思想上有觸動、工作上有改進、業績上有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