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江區推行“黨建+”模式實現“五個融入”助推企業、黨建“雙發展”
臺江區大力推行“黨建+”模式,實現黨建工作與企業生產經營的有機融合,真正使黨建工作成為企業發展的紅色引擎。
“黨建+”融入員工思想教育。推行企業“微型黨課”,充分利用手機短信、QQ群、微博、微信等通訊手段,將黨課內容以短訊形式定期向黨員職工轉發,實現全區540多家非公企業的1547名黨員的培訓教育全覆蓋。堅持“黨建帶工建”思路,加強黨員職工模范引領作用,建設“職工書屋”,配備黨建書籍及報刊,鼓勵其他職工積極向黨組織靠攏。2015年,全區共有100多名企業職工遞交了入黨申請書,發展非公黨員38名,占全區發展黨員總數的30%。
“黨建+”融入企業轉型升級。在企業創設黨員建言獻策崗,定期舉辦“黨員職工頭腦風暴”活動,組織黨員對企業提出合理化建議,鼓勵黨員“工作技能先掌握、崗位職責先做到、技術革新先帶頭、急重任務先行動”,通過“小設計、小發明、小創造、小革新、小竅門”,解決企業在轉型升級過程中遇到的難題。新中冠集團公司通過黨員建言獻策確定了從“單一實體”轉變為“實體+電商”的經營模式,轉型一年,電商營業額比增300%,成為全國首家銀行體系內月均營業額破億元的供應商。
“黨建+”融入企業文化建設。在全區開展“黨建文化進企業”主題活動,定期舉辦“黨建攝影展”、“黨員好聲音”、“舞動車間”等系列活動,發揮企業黨組織號召力,團結企業職工,活躍企業氛圍。2015年,首次將“黨員誠信店”這一黨建品牌概念帶進企業,大力倡導“誠信興商”,激勵企業用“誠信”為自己“鍍金”,共評選出首批“黨員誠信企業”17家。
“黨建+”融入和諧企業構建。在企業推廣中青家政黨支部“鄭姐談心室”的做法,一杯茶、一把椅子、一對耳朵、一張嘴,確保職工談心有陣地、解壓有窗口,以員工個體的“小和諧”帶動企業整體的“大和諧”,2015年各非公黨支部利用“黨員談心室”已開展談心談話800多人次。在商貿業集中的萬象黨群服務中心設立“黨員工作室”,由群眾基礎較好、經驗豐富的幾名黨員幫助協調職工糾紛,雙方以談話、商議的方式擺出問題、解決矛盾,全區“黨員沙龍調解屋”共已接待職工65人,解決員工糾紛5起。
“黨建+”融入區域經濟發展。深入開展“企業服務月”活動,實施“一家重點企業一名掛點幫扶領導、一個掛鉤共建單位、一張幫扶承諾卡、一個幫扶問題解決進度表”的“四個一”共建幫扶工作法,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今年3月份以來,區領導共走訪企業165家,征集問題75個,其中已協調解決11個,提前市里協調解決30個。在行業商會、協會推行“回歸工程”,鼓勵企業家黨員協助區委、區政府發布招商引資信息,動員異地企業家回鄉投資興業。在企業家黨員努力下,我區相繼引進鄭和國際金融中心、兩岸金融中心大廈、中央第五街臺江電子商務產業基地等多個投資項目,總投資額達26.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