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光井成違章搭蓋高發區
原本用于采光、通風以及增加美觀的采光井,卻成了眼下違建的“重災區”。近日,多名市民致電本報黨報熱線83751111,投訴小區里部分業主偷偷在采光井上蓋起空中“樓閣”、“橋梁”,影響美觀且帶來安全隱患,希望有關部門強力整改。
采光井上違章搭蓋常見
家住晉安區井源居小區14棟504室的業主張女士向記者訴說了自己的煩惱。一個月前,自家樓下404室業主偷偷將其廚房外墻打掉,準備將廚房擴建到房屋外的采光井上。施工時大錘持續不斷的敲擊聲,使得房屋都在震動,讓人不勝其煩。沒幾天,張女士就發現墻面上出現細長的裂紋,由于施工部分正處自家浴室的正下方,她擔心由此引起管道破裂。張女士多次與樓下業主溝通,對方卻堅稱不會影響樓上業主的房屋安全。
經業主同意,記者昨日進入404屋內。屋內靠近采光井的外墻已被敲掉,向前一米多的地方另砌了一堵墻。業主孫依伯告訴記者,他覺得房屋原本結構不太合理,廚房為開放式,餐廳面積太小,因此他打算將采光井占去一部分用作廚房。在城管部門和社區居委會的調解下,孫依伯表示將恢復采光井的原貌。
井源居這起采光井違建差點影響了鄰里和睦。而臺江區光明港苑小區1號樓的1103、1104的兩戶業主卻很“團結”,準備在共同的采光井上違建。
7日,記者來到臺江區光明港苑小區1號樓。抬頭仰望,只見11樓兩戶間的采光井中間,橫跨著數片2米寬的鋼筋板,仿佛一座“橋梁”(如圖)。物業處主任高文敏告訴記者,這兩戶人家“五一”期間偷偷運送材料開始違建,物業處發現時進行了勸阻,但無濟于事,只好反映到城管部門。8日,瀛洲街道城管中隊下達整改通知書,要求業主3日內將違建拆除。
采光井違建危害不小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眼下采光井違建成為“陽臺”、“鐵皮房”等現象并不少見。這種情況的出現與居民自身意識有關,也受到一些樓盤銷售人員的“誤導”,這些違建物本身存在不小的安全隱患。
從事建筑業多年的高先生告訴記者,采光井違建的危害不容小覷,不僅影響采光,有損房屋的整體美觀,更會對建筑結構造成損害。
“在采光井的墻體上打鋼筋固定自制樓板,時間久了外墻就容易出現裂縫,雨天可能會滲水。固定樓板的鋼筋長期裸露在外面,風吹雨打后容易生銹,違建的安全性也得不到保障。”高先生告訴記者,正規房屋在建設中,墻體使用的鋼筋都有嚴格的規格限定,所用的混凝土也要以科學比例混合而成,而違建所用材料大打折扣,簡單的鋼筋和木板做成的樓板更無安全保障。
地產人士龔小姐告訴記者,采光井違建的出現與營銷也有一定關系。“在一些一手房交易中,樓盤銷售員為了促銷,有時會擅自給顧客口頭承諾。此外,一些不規范的售樓中介、裝修公司也會為了提高業績而誤導消費者。”龔小姐說,一些開發商甚至將采光井解釋為額外的房屋面積,實際上是變相鼓勵購房者進行違建。
違建成本小 執法難度大
鼓樓區市容局副局長馬清平介紹,采光井違建已成為房屋違建的“高發區”,日常執法中經常遇到。“采光井位于房屋的朝陽面,在上面違建具有極強的隱秘性,如果不是利益相關業主,其他人從外面不容易發現。”馬清平說。
“采光井違建的違法成本低,但執法成本高,往往難以杜絕。”馬清平告訴記者,采光井違建面積一般不大,施工時間很短,花費也少,而執法人員執法卻并不容易。“拋開業主不配合之外,有些采光井懸在半空,拆除過程非常危險。”馬清平更指出,樓頂違建往往只涉及到頂層業主,而采光井違建有“傳染性”,很容易出現一家違建、該樓層的所有業主紛紛效仿的情況。
福建遠東大成律師事務所王征全律師表示,采光井上的建筑物未經規劃部門審批,屬違章搭蓋,不僅侵害了其他業主的權利,也埋下了安全隱患。市民發現后,可向城管部門舉報,也可向法院提起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