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亭河南岸大面積違建被拆
為配合福州市“為民辦實事”茶亭河綜合整治項目,臺江區昨日拆除了茶亭河南岸上千平方米荒置綠地上的大面積違建。拆后騰出的土地將用于綠化美化,作為今后茶亭河休閑步道的一部分。
茶亭河南岸荒置綠地上違建被拆
昨日上午記者看到,這片荒置地位于茶亭河南岸、工業路庭芳苑小區的后門外,是該小區的配套綠地。庭芳苑小區業委會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該小區2003年交房后,夜間常有外來車輛將垃圾運來倒在綠地上,綠地逐漸被毀,變得又臟又臭。隨著小區業主私家車越來越多,業委會出錢將垃圾清運走,將部分綠地作為業主的停車場。
除了停車場,這片地的一大部分還用于出租,建起了活動房,有人在內居住,活動房旁邊是大面積的腳手架堆場。此外,那里還建有一座廟。以往涉及到廟宇的搬遷問題,常會產生很大阻力。不過,此次附近居民得知清違是為了配合為民辦實事項目、茶亭河改造可以提升周邊環境,紛紛表示支持,同意將這座廟遷走。
昨日,臺江區協調多部門到場。水電部門關閉了水、電、煤氣等線路和管道;市容部門動用大型機械設備用于拆除;環保部門的霧炮車也來到現場,防止拆違時揚塵影響周邊居民;公安部門在現場協助維持秩序;城管人員將違建全面拆除。
拆后土地將建休閑步道
茶亭河(工業路至白馬路段)綜合整治項目是今年福州市“為民辦實事”項目,建設內容包括河道改道開挖、清淤、駁岸整修、沿河綠化景觀、橋梁建設、雨污管網等,沿河征遷則納入太平汀洲舊屋區改造項目一并實施。
該項目原定年底前基本建成,全面打通茶亭河。其間,由于河道規劃改線,設計多次調整,加上建設內容較多、審批環節復雜、沿河市屬企業搬遷緩慢,征遷一度受阻。經市、區多方協調,截止到10月底,相關單位全部搬離。
根據太平汀洲整體規劃,茶亭河河道截彎取直,景觀設計方案于5月份重新調整。今年9月,市政府召開專題會議,要求對茶亭河沿岸數十棵百年荔枝樹等古木加以保護。據此,市城鄉建委決定對河道藍線進行全面調整。市規劃設計院于10月20日完成了對河道藍線走向的設計調整和論證。11月3日,茶亭河項目施工招投標掛標,于11月27日開標并公示了15天。
目前,臺江區政府已報請市政府提交市人大審議,將茶亭河項目轉為2016年續建項目。根據招投標設定的工期,預計到明年9月底完工。此次清理茶亭河南岸的違建,可方便施工方進場施工。拆后土地將用于茶亭河沿岸綠化、美化,修建步行道,供市民休閑之用。
本報報道引重視百歲古荔獲保護
昨日下午記者看到,茶亭河南岸數十棵百年荔枝樹枝繁葉茂、郁郁蔥蔥,最粗壯的一棵已經300多歲了,樹干需要三個成年人合抱。浦東社區的老人們對這些荔枝樹有很深的感情。福州從唐代就開始栽培荔枝,浦東是福州十八洋之一。明清時期,這里河汊縱橫交錯,種有許多荔枝樹,是福州市區荔枝的主產區。
今年5月27日福州晚報以《廢墟中尷尬求生 百歲古荔待保護》為題對浦東社區的荔枝樹進行了報道,引起政府部門的重視,對茶亭河河道藍線進行全面調整。如今,這些古樹得以完整保護下來,高家大院75歲的高振樟老人欣喜不已。
茶亭河北起洗馬橋,接東西河,向南穿工業路,于浦東村附近入白馬河。福州從漢代至明朝曾6次大規模擴城,護城河成為城市內河。據了解,數十年前,茶亭河兩岸住的多是手工藝者。每天辛勤勞作之余,他們總在河邊的老樹下泡一壺茶,拉拉家常。晚飯時分,茶亭河邊十分熱鬧,許多居民把飯桌擺出來,邊吃邊串門。
上世紀80年代后,茶亭河成為沿河一帶企事業單位、居民的排水河道,生態逐漸遭到破壞。為實現內河“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目標,2011年開始,福州全面打響了內河綜合整治攻堅戰。茶亭河(工業路以北段)已完成階段性整治,茶亭河南段綜合整治項目正在實施。整治完成后,茶亭河的景觀將成為展示城市形象的一道美麗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