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為百姓辦事 收獲暖暖真情
“有許多默默奉獻的社區工作者做得比我更好。”雖然是福州唯一入選全省最美基層人物中社區工作者的候選人,臺江區金斗社區黨委書記陳艷卻非常謙虛。她說,希望通過這次評選,讓大家更加了解社區的功能和職責,更加認可社區的工作。
貼身“管家”24小時在線
社區的工作時間從早上8:30 開始,可陳艷每天都提前一個小時到崗,這是她送孩子上學養成的習慣。由于家離社區較遠,她中午都待在社區,晚上也錯開晚高峰下班。時間久了,社區居民都掌握了陳艷的上班規律,經常在非工作時間來找她辦事。“老人起得早,上班族下班才有時間,他們都知道這個時候來能找到我。”
記者對陳艷的采訪接連被幾個陌生來電“打斷”——原來,打電話給陳艷的都是社區居民。細問才知,社區電話撥不通時,來電都會被轉接到陳艷的手機上。“有時半夜還會接到電話,他們明知道社區沒上班還打電話來,肯定是急事,能解決的我盡量幫他們解決。”
轉變思路服務社區居民
“臉難看、門難進”是不少居民以前到社區辦事時的抱怨。為改變這種局面,陳艷花了不少心思,其中之一便是“四議兩公開”。“以前社區辦事,常常是一腔熱血,卻遭到居民投訴,如今采用新方法解決了不少問題。”陳艷說。
今年6月,為改善群升國際佳境苑小區環境,社區提出增加鵝卵石路、運動器械、石桌石椅,提升綠化,并組織小區居民代表商議。經過討論,大家認為運動器械老化后會產生噪音,石桌石椅在夜間可能會被人用來劃拳喝酒,影響居民休息,因此決定只保留鵝卵石和提升綠化。隨后,社區公示了決議并付諸實施。“如此一來,不僅辦事效率提高了,居民滿意度也提升了。”
隨后,社區取消了綜合受理平臺的隔離玻璃,升高了群眾座椅。“社區的職責要由管理轉向服務,這種轉變需要從內心開始。”陳艷說。
換位思考以心換情
多年的社區工作經歷,讓陳艷練就了一套“識人”本領,用不同的方法對待訴求不同的居民。有一次,一名居民因為事沒辦成在辦公室大哭大鬧,甚至還將她桌上的文件撕了,陳艷卻不動聲色。等居民發泄完冷靜后,她首先表明理解對方的立場,解釋沒辦成的原因,最后告訴對方應該怎么辦。“一些情緒化的居民往往在事情辦成后,對工作人員千恩萬謝,并為自己的過激行為道歉。”
許大姐原是金斗社區的居民,20多年前偷渡到臺灣,聽到兒子斗毆入獄的消息后又非法入境回到福州。遭遇重重變故,她流落街頭,不僅染上酗酒惡習,還常常跟人打架。社區得知后,克服種種困難,幫她爭取了低保,還申請了公租房。為這件事,陳艷幾乎跑斷了腿。如今許大姐住在鼓嶺腳下的公租房,可她三天兩頭跑回金斗社區當志愿者。她的兒子出獄后也對陳艷說,他記得社區工作人員為媽媽做的所有事,以后一定好好走正道。“社區工作很有意義,我們服務一個人,最終可以輻射一個家庭。”陳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