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江 提振精神 再創佳績
一個個相繼動工的項目,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樓,一條條煥發新顏的街區……這一切都見證了臺江區干部鉚足干勁投身“抓征遷、促落實”百日攻堅行動,推進重大項目實施取得的明顯成效。
去年8月底以來,臺江區堅決貫徹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大力弘揚“馬上就辦、真抓實干”優良傳統,提振精氣神,激發新作為,廣大干部干事創業激情迸發,項目建設速度提速再提速。
攻堅任務順利推進
正在建設的福州蘇寧廣場B13地塊工地上一片忙碌,“強攻”1個月就澆筑了3萬平方米底層底板。百日攻堅開始后,該項目開展勞動技能競賽并簽訂責任狀,8支突擊隊共200多名員工投身其中,掀起新一輪施工生產高潮。
穿過塔吊林立的項目建設工地,是臺江日新月異的城區面貌。隨著項目和征地工作不斷推進,臺江區已超額完成建設任務,順利推進征遷工作。據悉,臺江區列入市級攻堅建設項目共18個,2016年完成投資79.15億元,占計劃任務數131%,超序時進度31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兩大商務區開發呈現如火如荼之勢,海峽銀行大樓、福晟·錢隆廣場等8個項目竣工交付使用;升龍環球大廈、科技電子商務中心等5個在建項目實現主體結構封頂;省交通銀行大樓、富閩時代廣場等9個項目加快建設。對口援建永泰縣紅星鄉災后重建工作進展順利,安居工程提前實現項目封頂,道路修復、自來水廠重建等4個配套設施建設均提前完工。
創新做法推進征遷
用真誠破解征收難題,用溫情打消群眾顧慮。閩江北岸中央商務區二期地塊征收高質高效推進,完成3217套成片成套房征遷工作并實現提前交地,為地鐵2號線、濱江市民廣場等重大市政工程建設提供用地保障。歷時6個月,臺江區上下齊心,攻堅克難,發揚“勇于拼搏、爭先創優”的臺江精神,在“和諧征遷、陽光征遷、高效征遷”中拼出了征遷新速度。
臺江區創新分戶評估、電腦簽約等方法,在此基礎上,該區干部在攻堅實戰中摸索出“軟、磨、硬”征遷工作三字訣。祥坂小區住著好幾戶90多歲的老人,由于這些老人大都臥病在床,需要全天候照顧,子女無法騰出時間外出找房過渡。為了讓老人盡快找到房子,征遷工作人員冒著酷暑跑前跑后,不僅幫忙聯系中介,還親自上門看房、協調搬家公司。
“把群眾滿意度作為一線考察干部的重要內容。”臺江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開展一線考察干部工作以來,基層群眾普遍反映干部更有精氣神,更為群眾著想;而干部也感受到了工作的緊迫感和使命感,不斷開拓工作思路,創新工作方法。
自加壓力提升實效
地鐵祥坂站是地鐵2號線跨江的第一站,未來將成為閩江北岸中央商務中心片區交通線網的重要樞紐。“為保障地鐵建設施工作業面需要,我們自加壓力,將征遷拆除面積擴大至5.93萬平方米,占地41.5畝。”臺江區城建征收工程處相關負責人介紹,所有工作人員自愿放棄休息時間,投入到攻堅工作中,比計劃承諾的時間提前12天完成交地。
自我加壓是臺江區百日攻堅中的亮點。在市級重大項目建設、征遷交地任務的基礎上,臺江區結合實際自加任務,編制區級攻堅行動項目清單,其中建設項目共39項,城建市政項目34項,后者除征遷交地外,還擴展到市政路橋建設、路街立面整治、內河整治、老舊小區整治等多個方面。
回應群眾關切,聚焦民生項目。江濱建設開發公司項目部突破原先設計的紅線范圍,將光明港二支河步道延伸至鼓山橋下的鰲港路,并規劃設計了一個面積逾700平方米的綠化小廣場。同時,施工單位加大人員和機械投入,由單點施工改為多點、多個工程隊同步施工。目前,臺江光明港一支河、二支河已完成景觀整治。林蔭小徑,鳥語花香,親水臺江又多了一張精致的“綠色名片”。
提振精神攻堅克難
“有什么問題需要協調解決?”“這是最新優惠政策,你們看看是否適用?”自百日攻堅行動以來,臺江區相關部門的負責人已經成了重點項目建設現場的常客。該區大力推行一線工作法,由區領導帶領工作組,開展現場指揮、現場協調、現場攻堅,并發動廣大黨員協力攻堅,抓緊協調,破解項目遇到的“攔路虎”和“硬骨頭”。
借百日攻堅東風,臺江區干部在工作中變“等上門”為“走上門”,建立重點項目業務辦理綠色通道,在審批、報建等環節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務,協調解決蘇寧廣場、萬寶商圈地下空間人防工程等建設項目施工用水、渣土運輸、夜間施工、道路擁堵、工地開口等問題。
人指南臺山與川,大驚喜氣異當年。臺江區不忘初心,在新的征程上將發揮好省會城市中心城區的引領作用,站位全局,自加壓力,高標準、嚴要求抓好各項工作。同時,以“攻堅2017”為抓手,發揚“解難題、拔釘子”的攻堅精神,提前謀劃、提前安排、再接再厲,打一場更有準備、更有經驗、更有戰斗力的攻堅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