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災貧困戶 喜遷電梯房
新春臨近,年味漸濃。今日起,本報“新春走基層”專欄又和讀者見面。“馬上就辦,真抓實干”與“福州速度”,體現在基層建設者的點滴工作中。在重大項目建設工地,在災后重建安置區域,在農村社區的鄉間小巷……記者奔赴基層一線,聚焦城市變化,講述百姓故事,反映群眾心聲,為讀者送上系列鮮活的報道,敬請關注。
■記者 陳木易 文/攝
10多天前搬入新居后,49歲的永泰紅星鄉堯祥村村民吳基河如今每天都在想,到底把新房怎么裝修才更好看一些,好讓全家有一個新的開始,真可謂是甜蜜的煩惱。
“在‘7·9’洪災前,我根本就沒敢想還有機會住進電梯新房。”作為貧困戶,吳基河自身患有腦疾,失去勞動力,家里還有一個殘疾的77歲老母親要贍養。他感嘆道,去年的臺風災害反而讓他一家“因禍得福”,這全都因為當地政府一次次暖心、不失信的舉動和大力幫扶,以及比原計劃提前一個月搬入新居的驚喜。
臨時安置期間沒受過委屈
昨日11時,記者來到吳基河位于臺樟紅星苑的家中,他正忙著給老母親準備午飯。一同來看望他們一家的紅星鄉黨委副書記林斯權,直夸老吳如今的精氣神完全不一樣了。
吳基河告訴記者,洪災發生前,他們一家居住在村里偏遠靠山的一處土木結構的老房子里。他回憶說,“7·9”洪災當天,就他和殘疾的老母親在家,當時邊坡不斷坍塌,公路被泥石流沖毀,他們和周邊的鄰居陷入危險。雖然最后被救,但他看著坍塌的老房子,一度陷入絕望之中。
吳基河告訴記者,在村里安置點臨時過渡時,干部們不停地給大家承諾,耐心安撫大家的情緒。漸漸地,他發現,那些話不是空頭支票。“真的是政府的一舉一動,才讓我們一家不再害怕。”吳基河說。
吳基河說,臨時安置期間,三餐供應充足,不時有魚、肉,政府的人從沒讓他們委屈過。去年12月30日搬新家那天,鄉里的干部還送來了春聯和新家電。如今,鄉里還琢磨著怎么幫助他花更便宜的錢買裝修材料。
“如今去街上買菜、看病,不用再走半小時的崎嶇山路,只要坐個電梯下個樓就好了。”吳基河告訴記者,新房子有四室兩衛,家電一應俱全,一點都不比城里的條件差。就連他77歲的老母親都感嘆,窮了一輩子,居然還能住進電梯房,而且用上抽水馬桶。
發揚馬上就辦精神用最好地段安置受災戶
林斯權告訴記者,臺樟紅星苑位于紅星鄉最繁華的地段,此前一直有企業想收購,始終未果。但在面臨給受災戶擇居安置時,上級政府想都沒想,就把最好的地段給了村民們。
林斯權說,該安置點由臺江區對口援建1300萬元資金,共設計1號樓9層樓房,2號樓6層樓房,可滿足50戶受災群眾的安居要求,總建筑面積達7200平方米。這里還是此次福州所有受災安置點里,唯一 一處有電梯的房子。
“想要安定好受災村民的心,我們依靠的就是實實在在的行動,去打消他們的顧慮。”林斯權說,在施工期間,政府各部門和工人們始終發揚“馬上就辦,真抓實干”的精神,加班趕進度,原定去年11月15日項目封頂,最終足足提前了12天,得以讓受災戶們比原計劃提前了一個月入住。
林斯權說,接下來,為了鼓勵剩余的受災戶盡快在1月16日前入住,鄉里還決定獎勵之前入住的受災戶,將按照入住房子每平方米50元的標準發獎勵,也作為好彩頭,祝福他們都能開始新的生活。
農房災后重建戶春節前都可搬進新家
昨日記者了解到,閩清全縣農房災后重建戶1865戶6093人。截至目前,全縣統規統建已完成裝修達到入住條件;統規自建大部在進行裝修或三層主體施工,計劃1月20日全部完成裝修入住;分散自建春節前搬遷入住;購房貨幣補助對象58戶已全部購買商品房。這意味著閩清農房災后重建戶春節前基本都可以搬進新家。
去年9月1日開工重建的坂東鹿角橋,于昨日正式通車。此外,溪口大橋目前已完成進度的98%,預計1月22日竣工通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