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環境優化 交通文明同行
本報訊 城市環境更賞心悅目,老舊小區也能煥發新顏,地鐵成為文明新窗口,市民自覺踐行交通文明……“攻堅2017”文明新風提升行動開展1個月來,我市各行各業、各級各部門齊心協力、聯創共建,將文明之風吹入城市環境、交通以及各類公共場所,推動城市環境秩序進一步提升優化。
便民市場變模樣
近日,家住在倉山區冬馨苑小區的沈女士發現,家門口的上雁路便民市場變了模樣,占道經營不見了,交通擁堵和噪音污染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占道經營的攤位長達百余米,運菜的車輛隨意停放,原本寬敞的道路只剩一個車道可以通行,上班的路都被堵了?!闭f起當年這個市場的亂象,沈女士很有感觸。
了解到群眾的呼聲,金山街道啟動了疏導整治。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這里的亂象得到了根本遏制。昨日上午,記者在現場看到,這個市場喧鬧依舊但秩序井然,道路通行相對順暢?!皵傌溄洜I更規范,我們買菜、走路也更安心了!”沈女士說。
在長期推動城市環境秩序提升的同時,我市各類場所也跟上雁路便民市場一樣,整體面貌得到明顯改觀,環境整潔,管理規范,達到“設施齊全,管理完善,操作規范”的要求。
老舊小區面貌新
背街小巷、居民小區都是環境衛生不容忽視的主力點。我市堅持集中整治和日常管理相結合,依法治理和建章立制相結合,城市環境衛生取得明顯好轉。
昨日下午,10多名社區志愿者在雙福花園進進出出,清理小區堆積的垃圾。“這項工作已經持續3天了!”臺江區茶亭街道光明社區志愿者鄭瑞蘭說,以文明創建為契機,街道組織志愿者和保潔公司,為垃圾成堆的老舊小區“減負”,共清出垃圾20噸。
不少居民看到了都主動加入了大清掃隊伍,家住雙?;▓@的黃大伯就是其中之一。“這么一整理,人人都覺得小區環境大變樣?!痹邳S大伯的指引下,記者看到,原先堆放著雜物的綠化帶重現生機,張貼著各類廣告的外墻露出原貌,散落著垃圾的道路也恢復整潔。
地鐵文明暖人心
“這機子怎么買地鐵票?”“來,我來教您……”昨日下午,穿著紅馬甲的志愿者在東街口地鐵站內“手把手”指導市民買票乘車,不厭其煩地回答一個又一個重復的問題。
今年3月起,260家文明單位掛鉤包點進駐13個人流較集中的地鐵站點,常態化開展引導乘客購票、進出站,維護站臺秩序,引導文明乘坐地鐵等志愿服務活動。市民也親切地賦予了他們“微笑名片”的稱號。
陳巧琳是來自福州肺科醫院的地鐵志愿者,她告訴記者,首條地鐵給了志愿者提供服務的平臺,“我們在為市民解疑的同時,也收獲了無數‘謝謝’,看到地鐵乘車秩序文明,我們很欣慰”。
引導養成文明習慣
“先生,請您把電動車退回安全島內。”“好的好的。”昨日下午17時30分,“紅馬甲”志愿者徐蘇臻又準時出現在南門兜路口,指揮引導市民遵守交通安全規范。她告訴記者,隨著福州“講文明 樹新風”深入人心,馬路上的不文明現象也有改善。
隨著共享單車日益普及,徐蘇臻的工作也有了新的重點——引導市民按序停放“兩車”?!拔覀儠洺U怼畠绍嚒7劈c,為騎行者做示范?!庇浾呖吹剑祥T兜地鐵站前的電動車和自行車都整齊地停放在劃線范圍內,騎車而來的市民也按照標準車頭向外按序停放。
今年,我市持續圍繞城區治堵、內河整治、綠化福州等重點工作,組織開展專項志愿服務活動,引導市民養成文明習慣,彰顯文明城市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