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稅“億元樓”煉成記
端午假期,位于臺江海峽金融商務區的升龍匯金中心里,依舊有不少人在忙碌。
短短幾年間,這棟208米高的大樓拔地而起,吸引了190家企業入駐,順利躋身納稅“億元樓”行列。
位于7樓的福建林生記貿易有限公司,是美國林生記國際集團董事長林生回鄉設立的分公司,也是該集團在榕設立的食品貿易事業總部,目前已擁有3家全資子公司和7家控股企業,包括民天、大世界等200多種福建地方特色品牌都通過該公司銷往美國。去年,林生記集團銷售額超6億美元,其中福建公司閩貨出口貿易額占集團貿易總額的15%。
林生記集團中國區總經理邱林介紹,集團將食品貿易事業總部設在海峽金融商務區,主要是看中這里獨特的區位優勢,以及明顯的產業集聚效應。
跟林生記有一樣想法的企業不少。2014年,海峽金融商務區、閩江北岸中央商務區被納入省政府批復設立的海西現代金融中心區,新一輪發展大幕由此拉開。旨在為金融業的擴張發展及大型企業的發展提供支撐平臺的海峽金融商務區,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金融、類金融、實體等企業向這里集聚。
臺灣第二大銀行合作金庫商業銀行來了,在大樓26層設立了福州分行,成為我省首家開張的臺資銀行。開業一周年,就實現放貸8000多萬美元。
緊隨其后,臺灣華南銀行以及臺灣地區金融體系中排名第一的臺灣銀行也來了,看好集聚效應,相繼入駐28層、39層,開展相關業務。
以金融機構為主,配合建設的大型總部型企業和中小型金融服務、法律服務等機構以及相關產業,相繼落地生根。
“圍繞大樓定位,我們積極打造良好的營商生態,實施精準招商,把產業引進和打造亮點相結合。”福州海西現代金融中心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政府在政策上予以傾斜,管委會則全力推進“五互共享”發展,促進區內企業實現信息互通、資源互享、人才互動、產業互聯和資本互投,促進共享發展。
優越的軟環境,一系列實實在在的舉措,加上金融等要素的加快聚集,增強了企業的“黏度”,推動了升龍匯金中心乃至大樓所在地的海峽金融商務區“旺起來”。
截至目前,包括海峽金融商務區在內,入駐海西現代金融中心區的總部、金融、科技等各類企業已有1600家(金融、類金融企業近600家),在總體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情況下,金融中心區呈現“逆勢上揚”的良好發展態勢。
“五年前,這里還是臺江傳統的商貿業聚集地,如今,已經崛起為海西現代金融中心區的核心區,成為臺資銀行、外資銀行在榕最集中的區域。”上述負責人介紹,跟升龍匯金中心一樣,宇洋中央金座也已實現納稅“億元樓”。未來,該片區還將打造成全省金融業產業鏈最完整,金融、類金融業態最齊全的區域。
新聞鏈接
榕服務業增加值占GDP半壁江山
黨的十八大以來,福州緊緊牽住服務業這一經濟轉型發展“牛鼻子”,打出持續擴大服務業規模、優化空間布局等“組合拳”,推動服務業成為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新引擎”,成效顯著。去年,全市服務業增加值實現3107億元,居全省第一,占全市GDP比重50.1%,并成功入選全國“十三五”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區域之一。
今年,福州出臺了《推動服務業跨越發展行動計劃(2017~ 2018年)》,設八大類132個項目,總投資約2000億元,力爭到2018年,服務業增加值達到4000億元,全力推動服務業成為全市經濟轉型升級的“主引擎”。今年一季度,全市第三產業增加值實現567.15億元,同比增長11.8%,比全國增速高4.1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