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江今年推進10個老舊小區整治
臺江區寧化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內,醫務人員為病人取藥。(資料圖)
福州晚報訊 昨日,臺江區委十二屆四次全體會議召開,會上討論了加快社會事業發展、補齊民生短板的問題,提出了發展目標,即到2020年,臺江城區基礎設施持續完善、教育資源均衡發展、健康保障更加全面、養老服務穩步提升等。
基礎設施:
打造宜居宜業環境
據悉,臺江區將推動連片老舊住房改造。加快紅星及周邊地塊(二期、三期)等8個項目的舊屋區改造,重點解決居住條件差、周邊環境臟亂差及亂搭建等問題。進一步推進沿街立面和背街小巷環境整治,今年推進10個老舊住宅小區綜合整治,到2020年,基本完成城區連片老舊住房改造。
生態環境治理方面,臺江將加大內河水系綜合整治力度,今年底前完成12條河道黑臭水體治理。持續推進城區內澇整治工作,加快實施分流暢排及水系連通工程,提高排澇能力。推進雨污分流和老舊管網改造,到2020年生活污水處理率達94%。
城市園林和綠道建設方面,臺江將持續推進“綠化臺江”工作,組織實施一批綠化景觀提升改造工程。持續推進串珠公園建設,2018年前建成22個串珠式公園,深入推進小區綠化提升建設項目。
此外,臺江還將完善交通設施體系。結合舊屋區改造,更新配套市政道路,重點完成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蘇萬寶”商圈、附一醫院、太平汀洲和蒼霞地塊等重點區域周邊道路建設。今年新增公共停車泊位900個,緩解停車難問題。
教育事業:
快速均衡發展
在加快補齊教育事業短板方面,臺江將擴大學前教育資源供給,構建以公辦園和普惠性民辦園為主體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到2020年,新建公辦園2所~3所,改建普惠性幼兒園2所~5所。
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對接統籌城區發展和“全面二孩”政策,保障不同群體平等享有教育權利;推進普通高中高效發展,全面實施福州第十五中學高中改造提升計劃,爭創省一級達標高中。
新建、改擴建一批中小學校,力爭2019年完成福州人造板廠地塊學校新建校和外貿職專改擴建工程,力爭2020年完成上下杭小學等改擴建工程。結合城區舊屋區改造進程,加大瀛洲、鰲峰區域新建學校力度,配合海峽金融商務區的開發建設。
衛生事業:
提高健康保障水平
加快補齊衛生與健康事業短板方面,臺江將推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與省市級醫院建設多種形式的醫療聯合體,基本形成“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分級診療體系。
持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建立覆蓋城區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居民主要健康指標總體上保持在全市前列,每千名常住人口醫療機構床位達到9.8張,人均期望壽命達到79.49歲,“健康臺江”建設取得更好成效。
同時,推進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加快推進互聯網醫療服務平臺建設,推進醫療健康管理服務體系的形成。通過嫁接高端家庭醫學資源,建設臨床教學科研一體化的家庭醫學創新研究平臺。
到2020年,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筑面積不少于2000平方米,新改擴建的提高到3000平方米~5000平方米,新建公立社區衛生服務站建筑面積不少于150平方米,實現全區基層醫療機構基礎設施、基本設備“雙達標”。
養老服務:
推進醫養融合發展
在養老服務方面,臺江將支持鼓勵民營機構參加居家養老服務,力爭到2018年提前完成10個照料中心建設任務。
逐步構建規模性居家養老體系,到2020年每個社區至少對接1個專業化養老服務組織,實現基本養老服務覆蓋全體60歲以上人員。
引導支持養老企業創新居家養老服務模式,加強“互聯網+智慧養老”的養老平臺建設,構建居家養老15分鐘服務圈。
加大對特困戶中的老年人、失獨家庭、孤寡老人、殘疾老年人等的關懷力度,逐步擴大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范圍。
推動機構養老服務提質增效。到2020年民營養老床位占比超過65%。加強對養老機構和養老企業的監管,推行養老機構服務合同制度。
深入推進醫養融合發展,鼓勵有條件的養老機構和照料中心設立醫療站點,實現基本的醫療服務,積極對接醫療站點納入醫保定點范圍。依托基層衛生服務體系,推廣“健康小屋”居民健康試點,推動大醫院對口支援社區衛生服務,完善全科醫生簽約服務工作,實現“醫養結合”進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