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訪指揮部 部里故事多
相關部門和單位夜里在城區黑臭水體治理工程建設指揮部研究治水方案。
記者池遠攝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當人們卸下一天的疲乏,或回到家中與親人團聚,或盡情享受休閑夜生活時,有這樣一群人,依然忘我工作、默默奉獻,奮戰在城區水系綜合治理、征收的一線。
5日晚,記者夜訪市、區水系綜合治理、征收指揮部,記錄他們日常工作中的平凡一夜。因為他們,榕城的夜色更顯溫柔;因為他們,榕城的內河將更清澈;因為他們,水岸邊的生活必將更加美好。
夜
商“水多水動”
“12日前形成全市統一的調度、建設方案”
20時,海峽奧體中心,福州市城區黑臭水體治理工程建設指揮部會議室內座無虛席。一場由市建委、市水務集團、市城鄉建總、福州新區集團代表,四城區、規劃、文保單位代表以及城區黑臭水體治理PPP中標單位代表等40余人參加的協調會正在這里進行。
從另一個會場匆匆趕來的市建委副主任張麒蟄,向大家傳達了市專題會議對黑臭水體治理項目的最新指示精神——把水引進來、把水留下來、讓水多起來、讓水動起來。這也是福州城區黑臭水體治理的重要措施。
“今天我們緊急召集大家來開會,主要是研究水多水動的具體舉措。一是引入客水,二是開閘納潮引水。”張麒蟄介紹,引入客水的工作包含在水系治理包里,要與水系治理一并規劃、一并設計、一并施工、一并管養;納潮引水主要由市城區水系聯排聯調中心來負責。“當前,我們最緊迫的事情是,盡快摸清情況、形成項目,到底哪條河在哪個地方要設閘,以什么樣的形式設閘,這個閘要怎么調度,需要進行統一的梳理,也需要各方面達成共識。”
會議給與會者布置了任務,要在12日前,形成一個全市統一的調度方案、建設方案,要新建、改造一批閘站,拆除一批老的不能用的閘站,并形成統一的調度機制。
夜已深,會場內的氣氛始終保持嚴謹、高效。大家依然圍聚在圖紙前,一個點一個點地探討閘站的設置方案,直到夜里近11時。
“我們的工作狀態一直是這樣,形成了事不過夜的機制,碰到事情及時協調。特別是現在,黑臭水體治理進入了水多水動的關鍵階段,更需要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會議結束后,終于有空和記者聊上兩句的市建委給排水處處長朱宸熠說。
他透露,在水系治理、河道建設過程中,還會遇到很多市民不理解的現象,他們準備召開市民代表見面會,向他們解釋建設方案,征求大家意見,期望爭取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夜
送服務上門
“只要群眾有需要,我們就服務到底”
鼓樓泮洋河水系綜合治理指揮部內,征遷工作人員向涉遷群眾宣傳征遷政策。
記者吳暉攝
19時15分,記者從古田路拐進古樂路,道路兩側略顯昏暗——自從8月14日鼓樓啟動泮洋河水系綜合治理項目征收工作以來,不少涉遷群眾早早簽了約,并迅速搬家封房。
繼續前行,忽見古樂路的左側一片燈火通明,泮洋河水系綜合治理征收指揮部就設在這里。記者在指揮部遇到水部街道黨工委副書記陳曦,他告訴記者:“有些涉遷群眾白天要上班,所以晚上也是我們征遷工作人員的工作時間,雙休日也是如此。指揮部每天早上8:30上班,但晚上幾點下班沒有準數,大家經常深夜十一二點才回家。只要群眾有需要,我們就服務到底。”
“今晚,陳先生會乘坐飛機回來簽約,等會兒我們就去他家丈量面積。”項目第十征收組組長何曉霖向陳曦匯報。陳先生在上海一家影視公司工作,此前,何曉霖已多次電話聯系他,宣傳征遷的重要性、緊迫性,以及在第一簽約期內可享受的種種獎勵政策。陳先生不僅堅持原拆原遷,還提出將征遷可上靠置換的面積,從90平方米調到120平方米。
面對不符合政策的訴求,何曉霖不是簡單地一口回絕,而是耐心地解釋:“原拆原遷的房源有限,先簽先得。上靠置換的面積得按政策規定來,不是想用錢買就可以買到的。若再拖下去,90平方米原拆原遷面積的房源就沒有了。”
何曉霖還積極做好陳先生妻子的思想工作,雙管齊下,終于說動了陳先生回榕簽約。由于陳先生工作繁忙,他提出簽約前的入戶丈量、裝修補償金確認等,最好都在簽約當天一并辦理。“行,沒問題!”工作人員一口答應。
當晚,何曉霖和同事如約上門服務。由于飛機晚點,他們等到21時許。陳先生一進家門,簽約前的各項工作旋即開始,丈量面積、確定房屋裝修補償金額等,一一得到了陳先生的認可。22時許,陳先生在征收協議書上簽了字。
夜
訪涉遷居民
“群眾最后能笑著搬遷,是我們最希望看到的”
“依姆,還沒睡下吧?”20時許,記者隨晉安河口直排閩江通道工程征收指揮部3名工作人員,敲開了臺江區瀛福小區2號樓110室的門。
見征收工作人員來訪,劉依姆招呼起來。“進來吧,我給你們倒水去。”“依姆您坐著吧,這兩天身體還好吧?”后洲街道征收組工作人員甘禎強一邊扶著老人坐下,一邊拉起了家常。
“我今年已經87歲了,家里條件不好,身體毛病也多。”不一會兒,老人主動向甘禎強道出了擔憂:“我最擔心過渡期間租不到房。”甘禎強與同事一邊安撫老人,一邊將她的實際困難和訴求記錄下來。7月以來,他們已經數次上門向劉依姆宣傳征收政策。“剛開始,她幾乎不跟我們談,今晚老人愿意說出自己的想法和困難,已經是一大進步了。”甘禎強說,這樣他們就能對照政策,為依姆選定最合適的安置方案。
離開劉依姆家,記者又與他們一道前往其他未簽約的居民家中。由于項目征遷已接近尾聲,片區內大部分涉遷戶已經搬離,一路上,道路漆黑,一行人只能借著手機的光亮前行。“居民一般晚上都在家,因此這樣的加班,已經是常態了。”甘禎強說。
甘禎強所在的第三征收組目前還有10戶未簽約,接下來,他與同事將盡全力繼續做好動員工作。“群眾能理解支持,最后能笑著搬遷,是我們最希望看到的。”甘禎強說。
夜
間簽約不停
“涉遷戶不管白天還是晚上過來,都可以了解政策、辦理簽約”
20時,記者來到倉山區螺城河項目(前錦段)簽約部時,這里依舊熱鬧。涉遷群眾不斷進出,或簽約,或咨詢征收政策。
螺城河項目今年8月啟動房屋征收工作,分城門段和前錦段同步推進。其中,前錦段長約1200米,126棟房屋200多戶涉遷。經過一個月攻堅,目前已簽約過半。
“項目已納入區‘水系攻堅月’專項行動清單,本月內要全面完成征收和交地任務,時間緊,任務重,只能加班加點,確保按時完成任務。”正在忙碌的鎮工作組相關負責人潘佳鳴說。
“按照政策,你們家的房子可以在東部新城1號B地塊置換3套60平方米戶型的期房,另外再拿一些貨幣補償,這個方案是最優的,先簽約可以先選房,怎么樣?”說話的是前錦村黨總支書記林其旺,他正在做涉遷戶翁先生一家的思想工作。
“好吧,就按書記說的辦,我來簽字。”經過幾番咨詢和慎重考慮,翁先生當場簽約。
“左鄰右舍都早早簽約了,我算比較晚的一個,水系治理是政府為民辦實事,我們百姓應該支持。”辦完簽約手續的翁先生告訴記者,由于前錦村地處低洼地帶,逢暴雨急雨時河水容易倒灌,他早就盼望著河道綜合治理,但房屋征收是大事,所以遲遲沒有下定決心簽約。“期房的具體位置我還不知道,但我相信書記,他怎么說我怎么做。”翁先生高興地說。
從城門鎮分部辦公室派往支援項目的施亮告訴記者,項目啟動征收工作以來,近30名工作人員就沒閑過,入戶動員、宣講政策、協調矛盾、入戶丈量、服務簽約,大家加班加點,就是希望涉遷戶不管白天還是晚上過來,都可以了解政策、辦理簽約。
21時許,送走當天最后一戶涉遷戶,鎮村干部和房屋征收公司的負責人又開了一個碰頭會,研究當天遇到的問題以及推進項目征收進度的舉措。當他們踏上回家的路時,時針已指向23時。
夜
“診”工作瓶頸
“多跟市民作解釋,
才能為水系治理爭取到更多支持”
20時許,晉安區委大樓三樓,幾間辦公室都亮著燈。306室內,例行晚間“碰頭會”正在進行。兩位水系綜合治理工作指揮部分片包干的負責人,將從各個鎮街指揮部收集到的當日工作進展報給牽頭人做記錄,并商討當天水系征收遇到的各種工作瓶頸。
“雖然‘致居民的一封信’都發第二輪了,有些群眾對這次內河整治工作還是不夠理解。”匯報完工作進展,負責新店、茶園片區的林忠,擔心起新店內河沿岸小區的居民溝通情況。
“前兩周,一名住在世紀城的老人看到我們圍擋,準備給東郊河掀蓋,便打電話來問我,為什么好好的花圃要拆掉。”負責鼓山、岳峰片區的吳晨接過話。他說,聽完老人家的疑問,他從水系治理的背景開始,把東郊河為何要掀蓋,掀蓋后如何建設生態河道與駁岸,以及未來周邊幾處串珠公園的規劃,都跟老人詳細地講解了一遍。“老人告訴我,你這樣解釋我就理解了,還說要幫我跟其他居民也說說。”吳晨說,這“小插曲”給他很大啟發,要多跟市民作解釋,才能為水系治理爭取到更多支持。
晉安區建設局副局長林暉榕聽完吳晨的介紹,當即表示:“過幾天,我們帶隊,一起挨個小區再走一遍,把社區、物業、業主代表都約上。”
商量了大致的“上門議程”,他們又圍著“黑臭水體拆遷垃圾確認表”進行討論。“好不容易拿下了天宇電器近萬平方米的地,眼看兩三天就能拆完,到時候渣土外運怎么辦?”林忠提出的問題,大家擔心已久。大范圍的征收拆舊,大量渣土的外運工作,誰來承擔,如何又好又快地銜接?
“這表今晚就得設計出來,明天跟各相關部門開會確認。就像交地移交單一樣,要能明確各單位職責,在進入相關環節時讓大伙兒直接蓋章確認。”林暉榕說。
碰頭會時不時被電話打斷,不是通知會議時間,就是又有問題需要第二天去現場協調。直到21時記者離去,306室內的討論還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