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江打好水系治理征遷攻堅戰 告捷 內河征遷任務全部提前完成
新港街道工作人員向涉遷居民了解搬遷情況。記者葉義斌 攝
本報訊 15日,隨著臺江區萬壽一道旁拆遷工地的渣土被清運完畢,打鐵港河的征遷工作正式畫上句號。這也意味著,臺江區納入全市水系治理項目黑臭水體治理PPP項目包的6條內河全面完成交地任務,比市里要求的9月底完成提前了半個月。至此,臺江區水系治理征遷攻堅戰全面告捷,13條內河征遷任務全部提前完成。
水系治理項目征遷任務全部提前完成
臺江共有13條內河,自我市啟動水系綜合治理以來,光明港、三捷河等7條內河已陸續在今年上半年提前完成沿線征遷交地,剩余6條內河是大慶河、瓊東河、紅星河、瀛洲河、達道河和打鐵港。
大慶河、瓊東河按要求要在8月底交地。經過攻堅,大慶河在7月27日提前1個月實現凈地交地;瓊東河在8月15日完成交地,比規定時間提前了半個月。
紅星河、瀛洲河、達道河及打鐵港4條河,按計劃需要在本月底“拿下”,截至9月15日,這4條河道均已提前完成交地。其中紅星河在8月30日提前1個月實現交地,瀛洲河在9月10日提前20天完成交地,達道河及打鐵港分別在8月25日及9月1日完成簽約,本月15日同步順利提前完成交地任務。
工作先走一步今日事今日畢
“水系治理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沿河征遷更是改善沿線居民生活環境、推動舊改、扮靚城市的實事好事。”臺江區水系項目征遷指揮部相關負責人說,項目啟動后,臺江發揚爭先創優、勇于拼搏的精神,把這一民生工程做好做實。
首先,堅持“全區一盤棋”。臺江區第一時間成立水系項目征遷指揮部,由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擔任總指揮,下設東部征遷指揮部、西部征遷指揮部及各河道征遷分指揮部,具體落實內河沿岸征遷工作,全區上下心往一處使。
其次,牢牢抓住市民群眾“不患寡而患不均”的顧慮所在。臺江區學習北京市通州區在征遷工作上的經驗做法,實行“六方小組”議事規則?!懊看斡龅秸魇盏挠嘘P問題,不是‘一家獨大’,而是要由屬地街道、區房管局、項目業主單位、征收實施單位、屬地社區工作小組共同研究認定,紀檢監察部門進行全過程監督?!鄙鲜鲐撠熑苏f。
每晚,各個分指揮部里都是燈火通明,進行著當天的匯總分析,確保問題不過夜。征收實施單位臺江區房地產開發公司經理、黨支部書記郭魯琳對自己和同事們有兩個要求:工作先走一步,今日事今日畢?!霸谒淖郎蠜]有積壓的文件,沒完成工作絕不下班。”同事們說,下班回去后,郭魯琳還在考慮第二天的工作計劃,每天早上6點多,大家一醒來,就會收到郭魯琳發來的細致的工作安排。
臺江區還建立健全區主要領導重大問題協調會、區城建周例會、區水系周例會等機制,對照時間節點,實行“掛圖作戰”,全程一線考察。通過“學政策”“亮成績”“曬進度”“比經驗”“拼做法”,步步為營持續推進完成各階段任務,形成“同場打擂、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
征遷一線在哪黨旗就插在哪
拼勁頭、拼成效,5+2、白+黑、晴+雨……正是憑著這樣一股工作精神,臺江區的水系治理征遷工作才能攻堅克難,提前告捷。
征遷一線在哪里,黨旗就要插在哪里。為發揮黨員先鋒突擊隊在征遷中的戰斗堡壘作用,臺江區共組建35支黨員突擊隊及巾幗、青年、工會等10支志愿服務隊,每個項目征遷分指揮部、街道工作組都成立了臨時黨支部,強力推進征遷。
征遷工作啟動后,新港街道黨工委書記林國晃就成了大家眼中的“拼命三郎”,就像一枚釘子扎在了現場。對于高齡老人、殘障人士等特殊涉遷戶,林國晃都要親自上門并親手制定“一戶一策”的補償方案。家住瀛河弄的朱大伯與患病女兒同住一間舊屋里。剛聽說征遷,父女倆就有抵觸情緒,簽約幾乎陷入僵局。正當大家頭疼時,林國晃發現朱大伯的女兒符合低保新政,可以單獨立戶。“申請很快有了回音,每個月多了低保補貼,以后的生活更有保障。”林國晃又考慮到朱大伯的女兒已成年,街道為父女倆分別爭取了一套現房和一套期房。深受感動的朱氏父女,特地制作了一面寫著“為民謀利,心系群眾”的錦旗送到指揮部。
隨著征遷的推進,越來越多這樣的錦旗和感謝信送到了各個指揮部里。“動遷也動情,真心換民心。”這是參與征遷工作黨員干部的共識。臺江黨員干部深入細致的工作,讓群眾少跑腿的代辦服務,架起了政府與群眾之間溝通的“連心橋”,“啃”下了一塊塊“硬骨頭”,帶動了征遷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