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人不休 治水一線忙
工人搭設施工用的鋼架便橋。
國慶假期第二天,整個榕城還沉浸在節日的歡樂中,早上8點,位于臺江區六一路的打鐵港治水項目工地內,發電機和起吊機已在“隆隆”作響,工地內人員穿梭往來,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
“這片記得要重新補勘,免得影響后期管道正常運行。”市水務集團臺江片項目經理劉劍偉和副經理葉賀、北控水務臺江區項目經理黃德群這個“鐵三角”組合早早就抵達工地,正商討著下一步的工作計劃。眼前,拆遷后的成片瓦礫堆在河床邊,急需往外清運騰地。為了給清渣和截污施工留出通道,一條總長700米的鋼便橋正在緊張施工。
9月15日,臺江區水系治理征遷全面告捷,河道整治進入關鍵沖刺階段,劉劍偉也開啟了“連軸轉”模式。
劉劍偉負責鼓臺中心區水系綜合整治PPP項目共11條內河的治水工作。每天,穿梭在項目工地內,巡查工程質量、安全、投資、進度的控制情況,協調外圍施工場地,是他的主要工作。11條內河要完全走下來,至少需要1天半時間,為了確保這11條內河在年底基本消除黑臭的目標,他絲毫不敢松懈,已記不清走了多少遍。
協調施工場地,是劉劍偉的另一項重要工作。沿河場地局促,需要向周邊住戶借地施工,項目推進到哪,他就跟進到哪,一些居民不理解,劉劍偉反反復復向他們宣講水系治理的益處,“內河整治是全市的民生工程,是影響著子子孫孫的長遠大計,整治完成以后,家里門一打開,這內河就相當于自家的后花園,多好!”一趟趟回訪、一次次擺事實講道理,徹底讓居民卸下了心防,保證了項目勢如破竹推進。
“項目開工后,臺江區領導就高度重視,凡是需要部門協調,都是一路綠燈。”劉劍偉說,各方凝心聚力治水,他也不能拖后腿。國慶8天假期,他沒請一天假,上午要跑工地,下午要回公司排班,晚上還要通宵輪值,但想到內河整治后,沿河將新添3個串珠公園、沿河居民在內河邊徜徉的幸福圖景,他覺得這一切付出都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