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江:商貿商務核心區 宜居宜業新福地
黨的十八大以來,臺江區積極搶抓中央支持福建加快發展、福州“五區疊加”的寶貴機遇,堅持創新發展、黨建引領,加快打造商貿商務核心區、構建宜居宜業新福地,不斷譜寫臺江科學發展轉型跨越的華彩篇章。先后榮獲“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區”“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和諧社區建設示范城區”(省級)等稱號,連續四屆獲評“全省文明城區”。
致力創新創業,現代產業發展迸發新活力
這是轉型跨越活力綻放的五年,我們堅持把創新驅動貫穿于打造臺江經濟升級版的全過程,推動產業結構由傳統商貿“一枝獨秀”向現代商貿、金融服務、總部經濟、電子商務、文化旅游“五花爭艷”嬗變。全區地區生產總值突破400億元,年均增長超過10.3%。第三產業增加值對GDP貢獻率達81.5%。由海峽金融商務區和閩江北岸中央商務區組成的福州海西現代金融中心區臺江片區強勢崛起,成為全市高端商務樓宇最密集的區域,招商入駐企業近2000家,其中金融、類金融企業近600家,外資銀行5家,培育稅收“億元樓”4座,引進騰訊、阿里巴巴等眾創空間13家。蘇(寧)萬(象)寶(龍)商圈加速打造超百萬平方米的“海西第一商圈”。
當前,我們正創新發展理念,搶抓海峽金融商務區被列為全市四大服務業集聚示范區之一的新機遇,集聚發展金融業、總部經濟、樓宇經濟,持續打造“五大品牌”,加快建設省會現代服務業強區。做大“海西現代金融中心區”品牌,力爭到2020年再興建3個~5個金融總部大樓,突出對臺合作特色,吸引更多境內外金融機構入駐運營,全力構建區域性金融中心。做強“省會總部經濟集聚區”品牌,依托高端樓宇資源,吸引國內外知名企業設立研發、營銷、區域性總部,打造更多的稅收“億元樓”及金融、科技等特色樓宇。做優“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基地”品牌,充分發揮海峽電子商務產業基地和騰訊、阿里巴巴等眾創空間的輻射帶動作用,推進線上線下深度融合,打造福州重要的雙創產業集聚區。做亮“閩江文化之旅”和“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品牌,持續提升“閩江游”特色內涵,全面完成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保護修復,豐富拓展“一山一水一街區”的旅游新格局。
注重建管并舉,生態宜居城區拓展新空間
這是城區面貌日新月異的五年,我們堅持以建設高品位現代化城區為目標,成功實施上下杭、太平汀洲和蒼霞等29片1700畝舊屋區改造,征遷總面積200萬平方米,同步配建福機新苑等保障性住房94萬平方米,惠及群眾1.65萬戶。完成254項總投資184億元的宜居環境建設項目,在全市率先提前完成內河沿線征遷交地任務,空氣達標率保持在97%以上,“綠城花城水城”風貌進一步顯現。
當前,我們正創新發展思路,堅持“拆舊立新”,把舊屋區改造與產業提升、城區更新、民生補短板等有機結合,提前啟動紅星排尾等地塊舊屋區改造,鼓勵和吸引社會資本共同參與,用三年時間基本完成成片舊屋區改造工作。全面開展黑臭水體治理和串珠公園建設,不斷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全力打造河清、岸綠、景美和文明、整潔、有序的生態宜居城區。
矢志惠民利民,群眾幸福指數實現新提升
這是群眾得到更多實惠的五年,我們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累計用于民生支出48.75億元,占一般公共支出比例達72.3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10.5%。改造提升區文化館、圖書館等一批公共文化設施,公立幼兒園、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實現街道全覆蓋,居家養老服務實現社區全覆蓋,全面提升平安綜治“三率”,人民群眾幸福感、安全感、獲得感不斷增強。
當前,我們正創新發展舉措,緊緊圍繞“任務清單化、清單項目化、項目時限化”,確保在2020年前全面完成四大領域18項民生補短板項目。全力實現“老有善養”,鞏固推廣全市首家居家養老日間照料中心(福機新苑)的成效經驗,實現居家照料中心街道全覆蓋,全面提升養老服務規范化水平。全力實現“學有優教”,以創建全省教育強區為目標,加快“2+8”(新建2所學校、改擴建8所學校)等建設任務,深化義務教育“小片區”管理改革,促進教育資源均衡優質發展。全力實現“病有良醫”,加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規范化建設,持續推廣中醫藥適宜技術進社區,打響“中醫館”品牌,不斷提升家庭醫生簽約覆蓋率。
堅持黨建引領,一線砥礪攻堅展現新風采
這是黨的建設深入推進的五年,我們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夯實基層黨建,培育打造社區黨建、非公黨建等特色品牌,“黨員誠信店(企業)”活動榮獲全國第三屆基層黨建優秀案例第一名。踐行一線考察干部機制,在水系治理、舊屋區改造和重點項目建設等攻堅一線建立臨時黨支部,設立“黨員先鋒崗”,組建“黨員突擊隊”“黨員志愿者服務隊”,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合力推進內河征遷、房屋征收、綜治維穩等攻堅任務提速增效。
當前,我們正創新發展保障,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深化“學俊波,我踐行”主題實踐活動為抓手,推動黨建引領由攻堅項目一線向產業發展、城區建設、民生補短板等各個領域全覆蓋,全面從嚴管理干部隊伍,提振干事創業精氣神。推行中心工作一線“一項目一考察組”和日常一線“四評”考察并行的模式,考真考準考實干部的工作表現,形成講實干、重實績、能者上、庸者下的鮮明用人導向;認真落實關心關愛基層干部的若干措施,設立黨內關愛幫扶資金,激勵廣大黨員干部在一線擔當盡責、建功立業。
回顧篇
親水臺江鑄輝煌
在臺江碼頭坐上閩江游輪,沿著12公里的閩江岸線一路向北,就能感受到時光在臺江這片土地留下的“五年刻度”:現代產業異軍突起,宜居環境持續改善,民生福祉穩步提升,黨建工作筑起高地……
過去五年,臺江處處有新景,時時有變化。經濟發展的一組組數字,宜居建設的一個個事例,群眾臉上的一抹抹笑容,都凝聚了臺江區干部群眾砥礪前行的力量,推動臺江駛入下一個五年的“黃金時代”。
三捷河。謝貴平 攝
“綠城花城水城”風貌突顯
近年來,上下杭、蒼霞等舊屋區改造征遷成功實施,流經上下杭的三捷河完成截污,陳文龍尚書廟、張真君祖殿、星安橋等歷史建筑得到修復。河畔繁花綴途,昔日古邑街景在福州市民面前揭開面紗。
海西現代金融中心區
平地崛起
2012年,福州海峽金融商務區和閩江北岸中央商務區全面進入大開發、大建設階段。2014年12月,海峽金融商務區、閩江北岸中央商務區共同躋身省政府批復設立的“海西現代金融中心區”,閩江北岸開發建設再提速。
“黨員誠信店(企業)”創先爭優
臺江區“黨員誠信店”創建工作已走過十個春秋,2015年榮獲全國第三屆基層黨建優秀案例第一名。目前全區已有“黨員誠信店(企業)”572家,黨建工作成為企業發展的“紅色引擎”。
政企攜手實現“老有善養”
福機新苑10號樓的福齡金太陽——長者照護之家,是福州首家由政府與企業聯辦的日間照料服務中心。設有長輩照護區、休閑娛樂區、康復保健區、洗浴衛生區、綜合服務區和管理辦公區等6大區域,提供托老、居家養老、康復護理、配餐送餐、家庭醫生簽約上門等服務。
閩江北岸中央商務區。謝貴平 攝
展望篇
跨越發展新臺江
發展的春潮持續奔涌,嶄新的航程已經開啟。當前,臺江區產業轉型基本完成,城市發展框架逐漸拉開,廣大干部群眾以“爭先創優,勇于拼搏”的臺江精神,開創著各項工作的新局面。
設立招商服務中心,更好地為入駐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還將每年預留3000萬元作為發展扶持資金,重點發展特色產業;三年內基本完成城區連片老舊住房改造,交通擁堵、內河污染、城區內澇等突出問題加快解決,持續釋放生態紅利;新建、改擴建多所學校,深化義務教育“小片區”管理改革;推進各大民生項目加快上馬、竣工,力爭提前實現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鯤鵬展翅凌萬里,風正揚帆再啟航。“打造商貿商務核心區,構建宜居宜業新福地”是臺江在群眾殷切期盼中繪就的新藍圖。今起五年,臺江區將更堅定地加強黨的領導,凝心聚力、開拓進取,開創臺江科學發展新局面,續寫臺江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
“項目一線在哪,黨旗就在哪飄”,臺江區內河沿岸征遷和紅星及周邊地塊改造等項目一線,都建立了臨時黨支部,并組建“黨員突擊隊”。圖為紅星及周邊地塊抽取選房順序號現場。
今年秋季開學,福州市雙虹小學這所百年老校重煥光彩。一期改擴建工程讓雙虹小學從一所薄弱校提升為一所窗口校。
謝貴平攝
新建的光明港生態體育公園力爭于2017年底完工,將建設“榕蔭綠堤”,串聯園區閩俗文化節點,集中配套網球場等多功能體育設施,打造獨具特色的群眾健身帶狀生態公園綠地。